第115章(第4頁)

    想明白了原委,張平再次笑了出來。

    他現在的确沒有合适的廠家聯系,這筆錢鄧榮坤不掙,必然還有别人,躲不過的事情他也無所謂了。

    一無技術,而無人脈,這必然要被人薅羊毛。

    想要躲避也可以,那自己直接去找廠家當面談。

    這個想法的确比較誘人,可張平衡量一下自己的時間和目前的交通通訊現狀,想想還是算了。

    對他來說,目前貸款已經到位,資金不是最大的障礙,時間才是。

    越早開始正常生産,越是快速占領市場,打出名氣,越早成為所有人心裡的第一選擇,這才是最為重要的。

    張平隻是稍微停頓一下,馬上就笑着回答:“榮坤大哥要真能幫幫忙聯系,那當然好,兄弟就先謝過了!”

    鄧榮坤得到了答複,也很高興,這樣吧,我先幫你聯系一下,會盡快幫你拿到一個報價單,随後會跟挖掘機一起送到,你看完了咱們再聯系!

    “好!那我我拿到報價單咱們再聯系!”張平也不廢話,很快就結束了電話。

    電話挂斷,張平稍微思考了幾秒,笑了笑,然後交了電話費就離開。

    不管怎麼說,解決了挖掘機的事情,其他事情就好辦多了。

    鄧榮坤的做法也沒什麼不妥,因為受限于交通和通訊,這個時代信息不對等的情況太嚴重了,買主和賣主相互找不到是最為正常的情況。

    而随着國家改革開放,國内也催生壯大了一種特殊的職業,那就是“掮客”。

    通俗點就是媒人,港台幾位大俠筆下的“包打聽”就是這種人。

    這種人有的的全職,有的是兼職,總之,他們有自己的消息來源。

    且這這種人往往頭腦都非常靈活,一旦得到某種消息,他就會努力尋找出這條消息背後所蘊藏的商機。

    有能力也有膽量的可能會自己親自上手,沒有能力的,就會想辦法聯系上下遊客戶,然後促成生意成交,最後從中獲取一定數額或者比例的抽成和好處。

    而縱觀整個八十年代,這種人非常多,老牟無疑是最出色的一個。

    而後世的大佬王石,如今就在羊城幹着這樣的事情,正在幫泰國正大集團倒騰玉米。

    隻不過人家王石和老牟都是自己上,而鄧榮坤是隻做介紹人。

    張平對這一套太熟悉了,他曾今就是這種人,對裡面的套路簡直爐火純青。

    他并不反感這種人,要不是這種人,商業也無法快速進行。

    這也是一種商業模式,傑夫·貝佐斯和國内自诩“我對錢沒興趣”的馬富豪無疑是将這一個職業發展到了極緻的超級牛人!

    走出郵電局,想了想,目前從廠區的事情根本不需要他多麼操心,家裡也基本沒什麼大事了,終于可以安心上學了。

    中午回家,院子裡已經安定了下來,棚子已經拆除,許多需要歸還的東西也被送走了,就剩下部分桌椅闆凳和一些鍋碗瓢盆了。

    中午吃飯時,張貴、張建民、張富、田長文都已經回來了,每個人都是一身大汗,有忙碌了一上午。

    “老三,剩下的東西也不多了,就剩下兩個學校的桌椅闆凳和國營飯店的東西了,下午肯定都能送完!”張貴洗完臉過來說道。

    張平點點頭:“那就好,我讓給人家帶的謝禮都給了吧?”

    張貴笑道:“放心,都給了,所有人都非常客氣。

    另外我們一并把租借的費用也給結清了,你就不用操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