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平也不介意,笑着介紹了一下自己這邊的情況。
“兩位同志,我這邊呢也是剛剛起步,所以看起來就跟荒草灘一樣,不過相信等你們下次再過來的時候,這裡已經會大變樣的。
我平時在這裡的時間不多,磚廠這邊的事情主要就由小虎負責,你們有任何需求和要求,就跟他提,我們都會盡量滿足。
測繪的事情就麻煩兩位了!”
李恒客氣的說道:“張廠長,放心吧,既然我們哥倆來了,這事肯定沒問題。
正好現在張廠長也在當面,我說說我們的意見。”
張平馬上點頭,掏出煙給兩人點上,他也的确想要聽聽别人的看法。
李恒抽着煙指着這一片荒地道:“張廠長,這一片地,高度落差比較大,最高處達到了30多米,土方很多。
我也查看了一下,這裡的土質是比較好的黃土,雜質不多,非常适合燒磚。
對于磚窯的測繪,我之前倒是給人做過兩次,我有個建議,還希望張廠長能夠采納!”
張平點頭:“李同志你說!”
李恒這才繼續說道:“張廠長,你看,這一片荒地大緻的地形是西高東低,如果按照你原來的想法,将磚窯放在前面廠區後面,雖然也不錯,可等過兩三年,這一片土方被挖取的差不多了,問題也就出來了!
那時候,磚坯要裝進磚窯,距離就會越來越遠,等到後面,會對你的生産影響越來越大。
所以,我的建議是,将磚窯的選址放在東面那個豁口處!”
張平看向李恒所指的位置。
那邊的确是個很大的豁口,往東是一條深度達到20多米的小山溝,中間有一條小路,都是平時附近的村民踩出來的。
而一旦下雨,高處的雨水也就會從此排洩下去,然後往北過去,彙入四裡外的一條小河。
這一條溝壑,寬度不小,東西超過50米,南北狹長,張平此前就看過,準備後面當做傾倒磚渣的垃圾場。
李恒繼續說道:“那邊地勢陡峭,往溝壑邊上有小片大約50米寬的緩坡,我建議将那裡後面推平,作為最初的存放成品磚的位置,。
往西50米以外,地勢一下子變高,土質夯實,正好在那邊挖掘磚窯,多餘的垃圾土到到時候處理起來也非常方便。
挖掘起來也會節省很多功夫。
後面你肯定會就近取土,不出一年時間,磚窯附近就會成為一片平地,不管你存放磚坯還是存放成品,都非常寬敞,傾倒磚渣也不有任何困難。”
張平也承認,這個建議非常好,不過,他還有個問題。
“李同志,謝謝你的建議,非常好,不過,要是按照你的建議的話,那我最初的确很方便,但四五年後,運輸磚坯的距離可就越來越遠了。
要是長久考慮的話,磚窯放在這裡是不是太偏了!”
李恒卻是笑了起來:“哈哈,張廠長,看來你還是沒經驗。
磚廠這一行,誰會一直守着一片地啊,再過幾年,你的資金肯定跟充裕了,你肯定得重新考慮挖掘一個新的磚窯了。
你看看這高度落差,這麼大的落差,哪能一次做到。
如果你想僅僅依靠一個磚窯,畢竟容量有限,那産量後面肯定是提不上去了。
所以,前面這一塊都挖成了平地,那你就可以考慮在你最初确定的那個位置再建一個磚窯,地面高度就也就跟你前面的廠區保持一緻就好,這樣,兩座磚窯,足夠保證你的最大産能了!”
張平也是聽得眼前一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