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章(第6頁)

    張平嘴角扯了扯,就這麼簡單?随便聊聊,給高工資人家就來了?

    那些人可不光是臨時工,還有正式工的,尤其是三個女的,就這麼輕松答應了。

    他覺得有些小看二哥的本事了,這跟婦女溝通的能力很強啊!

    “二哥,那三個女的就沒覺得家裡放不下這些問題?”張平追問。

    張貴沒覺得張平這麼問有問題,直接說道:“他們倒是說了,不過我告訴她們,人一輩子也不能總守着男人和鍋台轉啊,有機會還是得出去轉轉看看的,一直窩在一個地方也太沒意思了!

    然後她們第二天就都給我回複願意來了。”

    張平心裡立馬寫下了一個大大的“服”字,這還真是抓住了當下無數人的心理,太到位了,牛!

    張平随即又問了一下這些人的具體情況,其他人倒是沒什麼特别,最特别的就是那個老人。

    這個老人叫彭守義,也算命運悲慘。

    老人今年54歲,一共有三個兒子,妻子去世的早,基本是他一個人把三個兒子養大的。

    三個兒子中,為了有個出路,三個兒子中老大、老二都被送去了當兵,結果,老大犧牲在珍寶島,老二本來都當上排長了,前幾年犧牲在了中越邊境。

    原本老人還想讓小兒子也去當兵的,可就在準備做決定的時候,二兒子犧牲的消息傳來,他在房裡坐了整整一夜,最終沒讓小兒子去參軍,如今父子兩相依為命。

    老二倒是留下一個兒子,不過鑒于他家裡的情況,孩子也被母親帶回娘家撫養了。

    張平也是臉色變了變,沒想到這位老人竟然還是兩位英雄之父。

    他最後又問了一些關于各工種的具體情況,兩人也如實回答。

    總的來說,整個磚廠所有工種之中,大部分都是體力活,能算作技術活的也就五種,分别是,機長、機修工、碼磚工、看窯師傅和裝窯工。

    而碼磚工就是負責将新制出來的泥坯碼放在地上的地基之上的工人。

    碼放目的是為了讓泥磚坯快速風幹,更不能泡水,因此,地基都是在地面上做成大約六十公分寬的一條直線,為了防止下雨泡水,必須高出地面七八公分,而且必須是直線,這樣有利于通風。

    碼放的時候,泥坯太軟,就需要輕拿輕放,但速度必須跟上,否則就趕不上磚機的速度。

    而更重要的是碼放必須所有磚坯都要分開,然後傾斜擺放,每一層的傾斜角度都不同,既要保證磚坯不能碰撞,也要保證上層磚坯能夠擺放穩妥,不會輕易倒掉。

    每一塊新制出來的磚坯重量大約三斤多,熟練工基本都是一次用雙手拿起三塊,然後快速擺放,每一層的所有磚坯幾乎都是一個平行線。

    這就非常考驗工人的熟練度和技能了,笨手笨腳的根本幹不了。

    而這個工作還非常挑人,必須是個子稍微高點的,如果婦女幹,個子矮了根本幹不了。

    因為新制的磚坯比較軟,一般會分成兩次擺放,兩次間隔主要看磚坯風幹情況決定。

    矮個子放第一批自然沒問題,可第二批就會有很大問題。

    為了節省空間,磚坯碼放一層一層會擺放的非常高,基本都會擺放超過九層,最高的甚至會擺放13層。

    每塊轉的高度是12公分,如果擺放到13層,那高度就足足将近1.6米,因此個子矮的人,根本幹不了。

    這個工作是必須一直站着的,每天工作時間基本都在十個小時以上,因此非常累。

    因此這個工種的工資結算也跟其他不同,其他工作都是按天算,而這邊基本都是按量計算,以碼放一萬塊磚坯為單位,定一個價格!

    聽完這些,張平也算是對整個磚廠的各個工種有了非常清晰的了解。

    之前他計劃開磚廠也主要是根據當前情況定下來的,具體的分工他也不是太清楚,他上輩子也僅僅是去别人磚廠看過幾次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