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9章(第5頁)

    “這一片以前可是很繁華了,前面就是很出名的二七路了,這一帶,曾今聽說是屬于一家姓于的豪門所有,不光這裡,這附近的一大片,連着好幾條街的商鋪地契幾乎都是那于家的,被稱為于半城,意思是占據了半個城。

    你們想想,那是得多富有才能有這樣的名聲!”

    “雖然不知道真假,但這名聲确實夠大的!”張平點點頭道。

    不過他心裡卻是微微思索起來,這個“二七路”讓他隐隐有些熟悉,好像在什麼地方曾今聽說過。

    又走過了一段路,這裡赫然出現了一處空檔的地方,是一個三角路口,而在路口處,出現了一個孤零零的小樓。

    一瞬間,一瞬間響起來了。

    “二七路!莫非是後來的二七廣場這裡?”

    “亞細亞!”

    猛然間,他就瞬間反應了過來。

    他來的時候,亞細亞已經開業,地址就是二七廣場。

    他猛然瞪大了眼睛。

    等他再看向周圍一圈之後,目光陡然盯住了那一棟單獨小樓。

    “馬姐,那棟樓是哪個單位的?”

    這個時候問這種問題沒人會問什麼樓是屬于哪個公司的,或者那個人的,而是直接問哪個單位的。

    在所有人的腦海裡,但凡這種大型固定資産,那必然是屬于國家的,就看是在哪個國營單位下屬了。

    “哦,那個樓啊,好像是國棉三廠的,不過好像聽說那棟樓的産權有點問題!”馬婕想了想說道。

    “産權有問題?”

    張平口中喃喃道。

    按照他的記憶,這一片将來會全部被開發,重現推到重建,然後建成二七廣場,而後來出名的亞細亞商場,就是這個廣場的主體建築。

    随後,會在這附近建成很多類似的商業場所,逐漸将這裡變成鄭州城最為出名的商業區。

    他腦海裡逐漸的将這裡跟後來的記憶場景重合,然後慢慢複原。

    按照他的記憶,這裡很多東西都要被拆除,包括那邊那個國棉三廠,也要外遷。

    至于那棟小樓,是最早被拆除的建築之一。

    馬婕繼續說道:“我剛才說了,以前這裡都是屬于于家的産業,于家是解放前鄭州城内的大商家,富甲天下。

    不過在解放後,他們被打倒了,資産全部沒收,屬于國家。

    于家一些人外逃去了國外,有人死了,一下子整個家就這麼散了。

    不過好像還留下了一個老婦人,那是曾今的于家的家主夫人,不過現在也就是一個孤寡老人,一直在等着兒女回來。

    那一棟小樓最後歸于了國棉三廠資産。

    不過國家後來重新審查,于家原來也沒做過太多的壞事,反而還對國家有過一些貢獻,于是在清算的時候,将一些資産退還給了于家,也就是那位老人。

    不過國家畢竟不會允許個人占據那麼多資産,反正最後老人手上留下了一個院子,還有就是這個小樓。

    隻不過這個小樓已經成為了國棉三廠的資産,等于是一女二嫁,這就有些麻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