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上陸宇這位副市長也支持你,所以省裡就跟那位港商大少商議。
最後,那位港商大少答應了,但要求就是跟你合作,合資建廠!他出50萬港币,要占45%的股份。
之所以不是51%,他說他不想整天操心管理的事情,他可以從港島帶一些人過來指導管理,但他自己不想做日常管理,他要你來做。
另外,你必須出資50萬人民币,這樣一來,你占了大便宜,所以一切管理和團隊都要由你來建立。”
張平愕然,竟然還有這樣的事情!
張平默默的思考着。
就他前世記憶,港商前來,主要目的基本就兩個,第一是賺錢。
大陸剛剛開放,港商也才被大幅度放行,他們此刻進來其實大部分人其實都是前來試水的。
畢竟相對于港島而言,大陸的機制要嚴謹的多,尤其是在很多生産資料和社會資源的控制方面。
尤其是在港島大部分眼中,大陸完全就是落後的貧困荒蠻之地,郁悶,守舊、落伍,頑固不化,他們也不太清楚前來投資能不能賺到錢。
因此就在前期派出一些家族子弟過來玩玩,探探情況。
第二個目的就是政治目的。
港島回歸的談判進程已經過去了足足三年時間,直到今年5月份才最終确定下來。
港商進入大陸的目的之一也是為了為自己尋找後路。
因為大陸與港島的體制問題,他們實在難以相信大陸政府在97的時候會不會将他們的資産全部充公。
若是真的值得投資,而且還能保住财富,他們倒是可以試探着繼續留在港島甚至在内地大規模投資,也好攫取一筆巨大的政治紅利。
若是發現苗頭不對,他們也就要提前準備将資産全部轉移前往歐美、新馬泰等國家和地區了。
張平很清楚這一點,他也在考慮自己如何從這位港商手上攫取到更多的利益。
很明顯,這位港商大少前來不是真的隻是為了錢來投資的,而是為了打探情況。
自己跟人合資建廠的大方向顯然是不能改變了,除非自己将已經到手的紅光廠立即讓出去。
不過那樣也會有很多後患。
一旦這樣做了,那就是等于給了很多人狠狠一巴掌,所有支持自己的人,包括霍正言、陸宇,還有長安輕工局,甚至還要帶上京城李家和秦省某些自己不知道的存在。
那個結果自己絕對承受不起。
那麼,方向就隻有一個了,合資!
既然不能改變,那張平就隻能考慮在有限的範圍内自己如何得到更多好處。
他想了半天,稍微有了一些頭緒。
首先,港商畢竟是外商,合資建立的企業也畢竟挂着一個合資的名頭,那稅收和優惠方面不用說,甚至貸款方面都會得到非常大的優惠。
對于政府來說,這不但是一件經濟大事,更是一件政治大事,肯定會積極支持的。
所以,張平一開始就能獲得一筆無形的資産,那就是來自政府各部門的支持。
第二,那就是技術,港商既然投資,那必須要帶一些東西過來,技術顯然是最好的東西。
其次就是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