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日,張平在光明印刷廠呆了一天時間,親自在最後一批送往長安市輕工局的申請調職人員報告上簽下了名字之後,也就完成了他今天的所有工作了。
然後早早返回安仁坊院子,吃過飯就翻看着《人生》等着陸宇的到來。
陸宇并沒有哦如他所說那樣來的很準時,直到晚上七點半,門口處才終于響起了一聲汽車停車的刹車聲,然後就是一聲汽車鳴笛聲。
張平知道是陸宇來了,放下書跟姜毅說了一聲就馬上出門!
門口停着一輛嶄新的黑色轎車,樣子棱角分明,看着有幾分熟悉,完全不同于此前見到的那些上海牌老車型的圓潤感覺。
等他看到車标的時候,才注意到,那是清晰的大衆三個"V“。
而陸宇已經從後排降下了車窗玻璃看着他催促道:“臭小子,看什麼呢,還不趕緊上車?”
張平趕忙答應一聲就快速的走到另一邊上了後座!
等他上車後,司機也是馬上就啟動了車子。
“陸叔叔,你換專車了?”
陸宇臉上露出一抹笑意,點點頭道:“嗯,這兩天剛換的。
上海汽車廠不是和德國大衆合作了麼,這是他們最新的一款車。
這不,市裡拿到了一份批文,這的第一批,總共17輛,我這個級别剛好夠拿到一輛。篳趣閣
都是公家的,可不是我自己的!”
陸宇嘴裡謙虛着,但嘴角的笑意卻是怎麼也隐藏不住,顯然在,第一批換了座駕,那絕對是一種地位的象征和身份的證明。
張平不知道這是上汽的第幾批車,不過看來如今已經開始大批量投産了,這是個好兆頭。
大衆車下線,也就代表着國内汽車行業要蓬勃發展起來了。
廣汽、一汽等等都要開始動了!
汽車多了,他想要弄一輛汽車的願望也就快要達成了。
有車的時候不覺得怎麼樣,可放在這個時代,有車真的是太方便了。
作協的這次詩會并沒有放在作協,而是在省曲藝協會的一個文藝演播廳。
其實也就是一個比較大的會議室,隻是重新布置成了一個類似演講大會的樣子。
陸宇身份不一般,一下車就得到了隆重的歡迎。
連帶着跟随的張平也成為了所有人的恭維對象。
張平年紀輕輕,雖然都不認識,作為整天玩文字的人,眼睛一掃瞬間就明白了這要麼是陸宇的親近後輩,要不就是準備提攜培養的對象,哪有不熱情招待的。
張平應付這些場面也自然是遊刃有餘,經過一番客氣,終于走進了大廳。
馬上就有更多的人過來跟陸宇打招呼問候。
張平跟在陸宇身後,目光掃過去,絕大部分他都是不認識的。
最終,他看到了三個熟悉的面孔。
當然,這三個面孔,他認識人家,可認識他的人,隻有一個,那就是省人民出版社的那位編輯鐘漢陽。
至于另外兩人,一位是《廢都》的作者賈老師,還有一位是《白鹿原》的作者陳老師,不過這兩位張平認識對方,對方卻是不認識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