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他幹脆吃點心算了。
皇帝見沐昭桐沒有反對,又問老院長:“你覺得葉開泰能力可否勝任南越道道府?”
老院長一臉賴皮:“能力?臣不知道,不過他名字好啊,開泰,開泰,多吉利。”
不等皇帝說什麼,沐昭桐點頭:“院長說的對。”
沐昭桐心裡冷笑,什麼名字好,莊雍的水師早晚南下,葉開泰和莊雍都是陛下家臣,到時候配合起來自然默契無間,陛下喊我來無非是為了明天上朝的時候提起葉開泰反對的人少一些罷了,畢竟是院長和他兩個人聯名舉薦的不是。
他覺得點心不好吃,有點苦。
......
......
第六十二章
長大成人
大學士沐昭桐回到自己家就把書房門緊閉,告訴下人不見任何客人,他需要自己好好的把事情理一遍。
南越國那片地方設置道府的事不用多想,他覺得自己也算不上是有什麼私心,到現在為止他也堅信白歸南比葉開泰更适合做第一任道府。
雖然三年前湘甯白家的人就過來找他談過這件事,希望在未來皇帝陛下于南越設置道府的時候幫幫白家,可沐昭桐不認為這是徇私,白歸南若是沒有那個能力,他就算是拼了命的往上舉也舉不動。
想想也就釋然,南越那是多緊要的地方,皇帝怎麼可能不用他的親信,自己确實疏忽了,皇帝這是要不惜一切代價為水師南下把道路鋪平。
當年皇帝陛下還是留王的時候,手下有幾個親信最得力,後來有人總結了八個字......開枝散葉天邊流雲。
水師提督莊雍,并不在這八個字之中。
開枝散葉,前面這四個字指的是葉開泰,葉北枝,葉雲散這三個人。
天邊流雲,指的是葉景天,葉撫邊,葉流雲這三個人。
誰也不知道為什麼陛下讓這六個人都姓葉,可有一件事大家都知道,那就是這六個人都是當年戰兵遺孤,然而深思一下,之所以為什麼姓葉,可能答案就是前四個字。
陛下年少時從軍領兵,那時北邊黑武國第一次寇邊,年少的陛下和年少的大将軍鐵流黎分領一軍抵擋黑武國大軍,兩個人猶如兩把尖刀,非但擊退了黑武國數十萬暴卒,甚至還一左一右插進了黑武國境内,陛下率軍向北越邊境三百裡,鐵流黎越邊境二百六十裡。
那一場大戰徹底打怕了黑武國,自此之後有将近十年的時間黑武國都老老實實。
可那一戰也太慘烈,陛下帶着的三萬精騎長驅直入,回來的時候隻剩下半數。
那一戰中湧現出來很多青年才俊,現在已經成為大甯的柱石,比如北疆大将軍鐵流黎,當時就能和陛下各領一軍,足以說明他的能力。
還有現在的東疆大将軍裴亭山,當時就是陛下所領那支騎兵的副将。
西疆武府司座卓飛崖,北疆武庫司座赫連文山都是當年那一戰殺出威名的人。
先帝駕崩之後,大學士沐昭桐提議從諸親王府裡選擇一位合适的世子繼承皇位,朝中文官無人反對,當時的皇後也隻能答應,為什麼裴亭山就敢帶着九千刀兵從東疆殺到長安城?
從東疆到長安萬裡迢迢,途中有無數關卡,橫穿六道,駐守六道的六衛戰兵如果阻攔的話,那九千刀兵再兇悍,隻怕也走不出個幾百裡就會被層層圍住最終被箭陣射成刺猬。
裴亭山到了長安外九千刀兵橫陳,京城裡還有八萬虎贲......禁軍大将軍澹台袁術偏偏在那個時候說自己病重難以處理軍務,大學士連續派了六批人去請他,他隻閉門不見。
最後沒奈何,沐昭桐請皇後親自去禁軍大營取禁軍大将軍的調兵虎符,結果虎符被澹台袁術帶回了家......
為什麼?
因為當初澹台袁術也是那次北伐之戰的一員,那年陛下和鐵流黎分領騎兵,澹台袁術帶步兵八萬緊随其後,黑武國靠近大甯這邊有差不多三百裡被殺的雞犬不留寸草不生,三分之一是騎兵殺的,三分之二是他澹台袁術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