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次聽到這個名字是來自于葉流雲的調查,在那麼一個瞬間皇帝有一種終于找到你了的狂喜,然後這狂喜很快就被葉流雲冷靜的分析撲滅了。
他是大甯的皇帝,當今天下最強大的那個人,心情的波動對他來說也不會形于色,可是畢竟心裡總是還有那麼一點點希望存在。
“朕是了解青松道人的。”
皇帝自言自語。
若是有人聽到的話也不會明白皇帝這句話裡有什麼意思,其實皇帝自己也不明白是什麼意思。
“把澹台袁術叫進來,朕有話和他說。”
皇帝朝着外面吩咐了一聲,站在門口的内侍連忙跑出去,沒多久長安城禁軍大将軍澹台袁術就急匆匆的趕來,這位曾經和陛下并肩戰鬥過的将軍如今兩鬓已經稍顯斑白,戰場上那種肆意飛揚的霸者氣也早已經内斂的不見痕迹。
“陛下。”
澹台袁術看到皇帝在發呆輕輕叫了一聲,皇帝回過神來笑了笑:“有人說經常發呆就是人已經老了。”
澹台袁術搖頭:“陛下春秋鼎盛......”
後面的話還沒說出來就被皇帝擺手阻止:“你不會拍馬屁,就不要硬憋出幾句詞了,你說着别扭,朕聽着也别扭,馬屁若是都聽不爽聽了有何用?”
皇帝看了澹台袁術一眼:“這次水師派人南下,有個叫沈冷的年輕人,還不到十七歲卻表現出足夠讓朕也為之重視的能力,可是......”
澹台袁術知道陛下想說的可是後面是什麼,是制度,是平衡,是一種就連皇帝陛下都無法徹底撇開的叫做維系的桎梏。
“那時候,咱們都年輕。”
皇帝沒有把上一句話說完,靠在椅子上似乎有些無奈:“朕帶着一支騎兵,鐵流黎帶着一支騎兵,麾下沖鋒在前的都是年輕人,哪一個不是為大甯舍身亡死,可真正能提拔起來的人又有幾個?”
澹台袁術跟着歎息了一聲,他知道陛下隻是想找人說說話。
如果陛下真的要對這扯淡的平衡扯淡的規則開刀的話,就不會把他找來,而是找來内閣那些人,陛下隻是心裡煩悶了。
當初陛下因為北疆那一戰而威名遠播,連黑武國的人提到大甯的時候第一反應就是大甯有一位皇子文武雙全且戰場上身先士卒以至于上下效命生死同心,那一戰黑武人敗了但對陛下卻充滿敬畏,能讓敵人敬畏,這足以說明陛下的能力。
可正因為如此,出于所謂的平衡考慮,老皇帝去了陛下所有兵權,加封親王,把陛下安排到了雲霄城那種犄角旮旯的地方一放多年。
而當時引起老皇帝警覺的,就是因為陛下給手下太多人報功,哪怕陛下明知道老皇帝會懷疑他結黨營私也還是那樣做了,是因為陛下體會到了那些寒門出身的年輕人唯有在戰場上拼死才有和那些大家族的年輕人競争的機會。
陛下赢了北疆那一戰,可卻輸了大甯内部的這一戰,陛下報上去的有功之人真正提拔起來屈指可數,還是因為那所謂的平衡。
如今,陛下自己卻不得不思考這平衡二字了。
這是陛下最讨厭的事,可陛下卻要親自去做決定。
澹台袁術坐在那陪着皇帝沉默,他本就是一個不善言談的人,而他也知道陛下叫他隻要他聽着就夠了,如果陛下需要一個能說會道的人,那麼現在坐在這的就不是他。
“這個少年人才不到十七歲,莊雍給他提到了正六品校尉,如果朕再提一提的話,就是從五品果毅将軍,雖然是将軍之中的末品,但朝廷裡的人不會答應,朕自己個想賞賜的東西還得看他們的臉色......”
皇帝看向澹台袁術:“但朕心裡不甘。”
澹台袁術知道陛下不甘心的不僅是不能提拔這個叫沈冷的年輕人,更多的不甘還是當年的事,因為他軍功太大,因為他想提拔的人太多以至于被老皇帝送去了雲霄城那偏僻之地,這才是陛下的心結。
可皇帝陛下是一個什麼樣的人?
誰若是讓皇帝不舒服了,皇帝隻會讓他們更不舒服。
“正六品就正六品吧,畢竟還年輕。”
皇帝像是認命了似的自言自語一句,然後嘴角忽然一勾:“朕再給他一個上騎都尉,那些人難道還能炸了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