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9章(第9頁)

這真的是那個被人嘲笑了二十年的世子?二十年來,多少人罵他不務正業,多少人罵他過街老鼠,多少人茶餘飯後想起來就會譏諷幾句癞蛤蟆?

李逍然這幾年,謀的是天。

驚天大局。

“後來我派人盯着四海閣裡那個叫英條柳岸的人,發現他竟是經常暗中與大學士夫人聯絡,大學士住在内閣裡十天半個月不回家,自然不知道,我卻知道,于是稍稍接觸,英條柳岸的家世也就查的一清二楚,他父親朝露王想做桑國皇帝,那我就給他一個承諾,助我殺了李承唐,我封海浮屠為水師大将軍,再分給他兩萬戰兵,去桑國協助朝露王。”

他看向荀直嘴角一勾:“現在先生知道為什麼海浮屠會與我聯手了嗎?”

他還是不習慣稱朕,時而我時而朕,就顯得不倫不類。

“海浮屠自然不相信我,我說許他大将軍,他當然懷疑我會事後殺了他,可是我許諾他不登岸不進長安,隻在自己隊伍裡等我,我再給他兩萬兵,他帶着這支隊伍真的會去幫朝露王?有那數萬精兵,他難道就不想自己在桑國做皇帝?”

李逍然指了指自己心口:“這裡有野心,誰都有,隻要是個男人都會有,我能利用這些人,就是因為我知道他們的野心是什麼。”

荀直聽的一陣陣臉上變色,他之前始終都覺得李逍然是個浪蕩子不學無術,整個天下都把他當做一個笑話看,而他卻謀了這麼多大事,荀直不由得問自己,若自己是李逍然還能做得更好嗎?

“時至今日。”

李逍然大聲道:“數年來,為我而死的人很多,他們的仇将會在今日一并報了,他們的恩,待我日後登基也會報了,天時地利人和都在我手中,李承唐他憑什麼不死!”

最後這一句聲音驟然提高起來,似乎震的天上雲都散了幾分。

那是二十年的不甘,二十年的屈辱,二十年的憤怒,二十年的仇恨。

他憑什麼不死!

海域上,桑人的戰船和海浮屠的戰船迎風破浪而來,算起來兵力至少有一萬四五千人,大甯的水師已經開始朝着這邊攔截過來,但畢竟不是整個水師都在,桑人也好海浮屠也好他們并不擔心,戰船不是人那麼靈活,他們隻需要有三分之一的戰船沖過去登陸即可,祈甯島上什麼位置可以靠岸李逍然已經派人查的清清楚楚。

矢地浪看向另外一艘大船上迎風而立的海浮屠,嘴角勾出一抹冷笑,他又看向身邊的另外一個桑人:“你我情同手足,今日之戰,殺甯帝,你我之名不但會在桑國傳揚千年,在甯地亦然,可說起來我不服氣,殿下看重你,朝露王也看重你,矢志彌恒,今天就比一比,是誰手刃了甯帝。”

矢志彌恒眉頭緊皺,看着遠處那座島,握緊長刀。

第四百五十三章

最後的瘋狂

荀直問自己,若他是李逍然,按照李逍然的思路,李逍然的辦法,李逍然掌控的這些東西來謀劃,可否能比李逍然做的更好?

答案是不能。

在此基礎上,李逍然已經做到了極緻,這就是一場豪賭,賭那孤島上李承唐被殺,賭李承唐死後他有能力把東疆把控,瘋狂且荒唐,可他除了賭還能有什麼别的辦法?

隻能冒險。

傾盡全力先幹掉皇帝再說,至于後面的事,聽天由命。

所以荀直垂首:“殿下大才,我所不及。”

“先生謬贊了,以後還得指望先生幫我。”

“我現在就可以幫世子,我帶人去在百姓之中制造混亂。”

“多謝先生!”

李逍然眼神一亮,此時本就亂着,若讓百姓再亂起來那自然更好,如今在永安島四周聚集的百姓足有數萬人,一旦百姓亂起來,擁堵之下,禁軍調動更為不順。

荀直帶着手下兩個死士往小島下走,其中一個死士低聲問荀直:“先生,我們如何制造混亂?”

荀直搖頭:“制造什麼混亂?趁現在亂着,離開這裡,越快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