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8章(第10頁)

皇帝低着頭:“不知不覺,竟是也那麼重了。”

“二皇子聰慧,将來不可限量。”

“别說這些客套話。”

皇帝看了老院長一眼:“算算日子,過完年沈冷就又要離京,這應該是二十一年來,第一次朕能看着他過年。”

“陛下......若真的舍不得,何不下旨留在長安做事?”

“朕十六歲離開長安去北疆作戰。”

皇帝看着自己的雙手:“此時此刻,多少父母的兒子在為大甯戍邊,為大甯征戰厮殺,南疆十萬兒郎在征讨求立,北疆冰天雪地從來就沒斷過厮殺......朕的兒子是兒子,他們的兒子就不是兒子?舍不得,也得讓他去,總得有人去。”

老院長低頭不語。

三十年前,他的兒子,戰死在西疆。

白山關。

孟長安一把推開那年輕士兵,自己胳膊上卻被羽箭射穿,他一刀将羽箭斬斷,把半截羽箭抽出來扔在一邊,看了看那年輕士兵一眼:“小心些。”

年輕士兵臉色發白:“将軍,你......”

孟長安已經看向城外:“别走神,看準了,你若再死,你家就斷了。”

年輕士兵揉了揉眼睛:“是!”

老兵看着孟長安,心裡沒來由的一疼。

将軍也是獨子啊。

第四百八十八章

第六天了。

聚集在鎮東關外邊的渤海軍隊規模已經超過十萬,可對于城牆上的甯軍來說這并不是什麼意外,在奪下城關之前,孟長安就預料到了渤海人會瘋狂反撲,每一個甯軍士兵也都做好了迎接渤海人反撲的準備。

邊關的将士,從來都不是隻把腳下的土地守好就算是盡職盡責,邊軍,守土,也開疆。

哪怕隻是将國土向外闊出去一步,那也是軍人的榮耀。

外面的賊兵來勢洶洶,看起來陣仗很大,而且确實打的很艱難也很兇殘,可自始至終甯軍都沒有一絲頹勢,雖然他們的兵力要分散在兩座城關之中,可退縮向來都不是甯人的性格。

從第昨天傍晚開始,渤海人運來了大量的抛石車,渤海王的嚴令是過年前必須把城關奪回來,領兵作戰的渤海衆将一個個的如喪考妣,哪裡有什麼精氣神。

孟長安站在城牆上用千裡眼仔細看了看,對面的抛石車簡陋,雖然數量很多,但射程并沒有多遠,正常情況下,在平地上抛石車最遠也不過五百步,而城關高聳且城牆堅固,石頭砸在城牆上,砸上一個月也未必能把城牆砸坍,渤海人要想把石頭扔上來,距離就要拉進到四百步甚至三百多步的距離。

遠距離的時候,城牆上的抛石車數量雖然少了些可還是有些優勢,況且,若渤海人把抛石車拉進到三百多步的近處,城牆上的床子弩也能讓他們哭爹喊娘。

“盡量多的把稻草運上來,還是老辦法,用稻草潑水,将城牆高度長上去,編造一些草簾子挂在城牆外邊,派人去屋頂上也鋪幾層,用水凍上,越厚越好。”

孟長安并不擔心對方使用火攻,火箭射上來的再密集,紮在凍結實裡的稻草上根本就燒不起來。

城下的渤海人在忙活着挪動抛石車布置陣型,城牆上的甯軍則将更多的稻草鋪在城樓頂上,城牆上,甚至是披挂在外牆上,鋪一層,潑幾桶水,不到一炷香的時間就凍的生硬。

白山關這種地方本就不适合長久作戰,渤海人已經聚集了十萬兵,以他們的國力能支持多久?這邊都冷的潑水成冰,渤海國國内更冷,他們運送糧食的隊伍想把足夠十萬人的糧食運上來,來回沿途的消耗就又差不多夠得上養活十萬人的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