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計劃的關鍵就在于,渤海國基礎落後,軍隊運轉自然遠不如大甯國内那般道路通暢行動迅捷,況且渤海國内多山,軍隊從北方再調回南方根本來不及,沈冷和孟長安推測,渤海王調集來策應黑武國的軍隊必然是其精銳而非拼湊起來的民勇,而之前闫開松殺入渤海屠民三十萬,燒毀數座大城糧倉,對于渤海國力打擊巨大,本就窮苦缺糧,幾座糧倉的損失若是對于大甯來說不過九牛一毛,可對于渤海來說那是供養軍隊的關鍵。
打渤海,沈冷和孟長安制定的計劃歸根結底就一個字......快!
不需要去想什麼一城一地的争奪,長刀直入。
七月初,沈冷和闫開松分兵兩路,一路攻打渤海國南方重鎮翰城,另外一路繼續向北推進直奔渤海國最大的糧倉所在之處應崖山。
七月末,在白山關外的渤海軍隊開始撤走,一夜之間營帳就空了。
孟長安代領白山關一萬戰兵,夏侯芝兩萬戰兵,出白山關從北往南進攻,勢如破竹,幾萬人的戰兵隊伍,黏在渤海國十五萬大軍後邊追,渤海國的軍隊停下來他們也停下來,隻要動他們也動。
東疆大将軍裴亭山率軍三萬進駐白山關坐鎮後方。
九月初。
皇帝坐在肆茅齋的書房裡看着窗外已經熟了的蔬菜,想起來那日沈冷在菜園裡翻地的樣子,不由自主的勾起嘴角笑了笑,那個家夥身上有一種憨厚,偏偏又有些不要臉,還有些升鬥小民的市儈,然而無論如何,他都不會讓人覺得讨厭。
算計着日子,那兩個小家夥要過生日了,時間真是快的令人無法把握,一轉眼小沈繼和小沈甯都已經兩歲了。
皇帝有些發呆,不知不覺間,從第一次見到沈冷至今已經數年過去,那個小子如今正代表大甯代表他征戰渤海,昨日剛剛有消息從東北邊疆那邊傳回來,說是沈冷的水師已經從渤海國南海岸登陸,消息走的速度很快,可也走了一個多月的時間,估摸着那家夥已經打進渤海國很深的地方了吧。
皇帝有些得意。
虎父無犬子,況且老子是皇帝。
當年他可以殺入黑武,他相信沈冷早晚有一天也會如此。
就在這時候看到珍妃和茶兒帶着那兩個小家夥又來禦園玩,皇帝起身迎了出去,抱抱這個抱抱那個,越看越覺得這兩個小家夥像自己,眉眼都像。
就在這時候又有軍報到,東北邊疆那邊的軍報一天一份,可見甯軍推進的速度有多快。
内閣次輔賴成手持軍報快步過來,俯身見禮之後壓低聲音對皇帝說道:“沈将軍似乎要有麻煩了。”
“嗯?”
皇帝微微皺眉:“什麼事?”
“剛剛收到從東北邊疆送來的軍報,沈将軍和孟将軍兩個人一南一北兩面夾擊,推進速度快的讓人不敢相信,可是他們的打法......内閣諸位大人都頗有微詞,說是有辱陛下仁慈聲譽。”
“說。”
皇帝看了賴成一眼。
賴成把軍報遞給皇帝:“從軍報上來看,沈将軍和孟将軍的打法太狠,攻破一城屠一城,所過之處青壯男人殺絕,而且除了留下大軍所需的糧草之外,搶奪的糧草都付之一炬,渤海國百姓餓死者不計其數。”
“不然呢?”
皇帝眉頭一皺:“沒有這一仗,渤海國每年餓死的人還少了?”
他哼了一聲:“朕仁慈的聲譽?朕什麼時候對敵人仁慈過!一群沒有帶過兵打過仗的人卻在這說仗不該這麼打,好啊,朕現在就下旨把沈冷和孟長安調回來,你回去告訴内閣的人,朕每人給他們發一把黑線刀一套鎖子甲,讓他們去渤海國打。”
賴成被噎的張了張嘴,猶豫了一會兒試探着說道:“這仗,不應該是穩紮穩打嗎?打下來一座城穩住一座城,安民養田,徐徐圖之。”
“放屁!”
皇帝的眼睛都瞪圓了,把不遠處的小沈繼和小沈甯吓了一跳,珍妃和茶兒連忙一人抱起來一個離開。
茶兒有些擔心,回頭看了皇帝那邊一眼:“似乎内閣的諸位大人對冷子有些不滿意?”
“不用理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