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1章(第7頁)

蘇啟凡坐在船上,裹緊了身上的衣服,看着船邊流水說道:“人的才華與抱負隻要全都能施展出來,能讓自己此生無憾,其實也就足夠了,我們總是說為官為民,這個民,大部分時候都很窄意,因為國與國的存在,所以就有了民與民的不同,然而實際上,人和人不一樣嗎?人就是人,不能因為國家不同而就去說别國的人不是人,能讓億萬百姓受福,這是功德,不管是甯人還是黑武人,又或是西域人渤海人,隻要造福黎民百姓,都是聖人。”

荀直看了他一眼,沒說話。

“我知道先生在擔心什麼。”

蘇啟凡笑了笑:“你擔心自己走不出大甯?擔心成為階下囚?我在大甯已經這麼多年了,據我所知每年被廷尉府查到的人屈指可數,你覺得很危險,可我覺得很安全,打個比方......先生自從上了這條渡船之後就一直都在東張西望,你心裡透出一種恐懼在眼神裡釋放,若是經驗豐富的廷尉府廷尉,一眼就能看出先生你心裡有鬼,而先生這麼重要的人,我們當然不會讓先生冒險,這樣和你說吧,你這一路上所接觸到的所有人,都是我們的人,包括這條船,甚至包括這條船上的每一個人。”

他伸手指了指:“你看這些乘客,似乎來自大甯天南地北,有男有女,可是他們每一個都是我安排的,看起來和甯人有什麼區别嗎?并沒有,雖然他們與我一樣,都是渤海人。”

荀直忽然問了一句:“既然你們在大甯有這麼多人,當初大甯滅渤海的時候你們怎麼一點用處都沒有?”

“原因有兩個。”

蘇啟凡解釋道:“第一,甯國對渤海國動兵,不是從甯國朝廷發出的指令,如果命令出自朝廷的話,我們會提前派人回去,甯軍再強也不會那麼快擊敗我渤海的軍隊......第二,确切的說,我們現在都已經不是渤海人了,而是黑武人,如非必要,我們不會為了給渤海國送消息而暴露自己。”

蘇啟凡遞給荀直一壺酒:“荀直先生,人要有分寸,要知道輕重。”

荀直用一種奇怪的眼神看着蘇啟凡,這讓蘇啟凡有些不适應。

“先生想說什麼?”

他問荀直。

荀直道:“剛剛你跟我說,隻要能發揮自己的才華施展自己的抱負造福億萬黎民百姓,就是聖人,不分國界,不分民族,而你在做的事和你說的話,難道不覺得矛盾?”

“那是因為我和先生是不一樣的人。”

蘇啟凡認真的說道:“先生有治國之才,有理國之能,有定國之力,所以先生注定了是要有大作為的,大甯這裡先生已經不可能再有大作為,那就可以換個地方,而我呢?我做的事和先生要做的事能比嗎?我隻是一個小人物而已,在兩個大國之間的夾縫裡求生存的小人物。”

蘇啟凡長長的吐出一口氣:“我沒得選,先生你有。”

荀直沉默下來,蘇啟凡也沉默下來。

大概半個時辰之後,船夫兩口子端着飯菜過來,兩個人把東西放下之後就默不作聲的離開,從這一點荀直就可以确定蘇啟凡沒有騙他,船夫兩口子是黑武密諜,而那些乘客一直都在各自的位置上很少走動,有的看着左邊有的看着右邊,每一個人所處的位置看似随意但都有作用,所以他又可以确定這些人也都是黑武的密諜。

如果不接觸到蘇啟凡,他無法想象的出來大甯内部居然有如此多的黑武密諜滲透進來,這還隻是長安,分散在大甯各地的黑武密諜,總數加起來怕是能有千人,甚至更恐怖,也許有幾千,也許有一萬。

所以荀直不得不想到,自己之前一直都忽略的那個問題。

這麼多的黑武密諜是怎麼進入大甯的?如果沒有足以以假亂真的通關文證,邊關的守軍不可能把人放進來。

“先生是不是在想,我剛才是在吹牛?”

蘇啟凡看了荀直一眼:“和先生講一件事吧......之前沐昭桐安排渤海人入關,進入長安城謀事,這些人進入大甯的通關文證都是我的人做的,我的商行裡有專門的人負責這個,每一件都可亂真,就算是經驗豐富的邊關守軍也看不出來。”

荀直嗯了一聲:“所以,你是所有黑武密諜的首領?”

“先生你不理解我們這群人,我隻是其中之一,而非首領,大概,我也隻是比别人知道的更多些,真正的掌握着所有密諜的人并不在大甯,而在黑武青衙。”

蘇啟凡看向北方:“等先生到了黑武之後會和青衙的人接觸到,先生到時候就會明白青衙的人是一群什麼樣的人。”

他停頓了一下,嗓音有些奇怪的說道:“也許他們都算不上是人。”

第八百二十章

畫像

燕山冬狩,最終是以陛下取勝告終,這倒不是臣子們拍馬屁,是他們真的不行,如果太子那邊的隊伍有沈冷幫忙的話,未必沒有一争之力,然而沈冷退出冬狩,太子那邊都是沒有上過戰場的,哪裡比得上十幾歲就從軍的皇帝。

皇帝開心之極,原定的彩頭落在他自己手裡,皇帝一時興起,決定把這彩頭,一把周時候青銅短劍拿出來,于長安城内拍賣,所得款項,全都用于獎賞北征将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