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瞪了他一眼,走到船頭:“神威,這名字還是朕取的,當初莊雍問朕,安陽船塢就要造大甯水師的旗艦了,讓朕賜名,朕就想到了神威這兩個字......那時候朕沒有想過,朕會乘坐神威去北疆打黑武人。”
他吐出一口氣:“吹角吧,出發。”
沈冷一揮手,号角聲立刻響起,一艘一艘的戰船離開船港,順着寬敞的河道向前進發。
皇帝讓人在甲闆上擺了一張大桌子,吩咐人把地圖在大桌子上鋪好,他走到地圖前仔細看着,手在北疆位置劃了一道線:“西北十五萬新軍,五萬戰兵,總計二十萬人已經到了瀚海城,北疆三道戰兵十幾萬也已經到了瀚海城,武新宇手下邊軍十萬,鐵騎數萬,大軍彙聚,所以這一線黑武人盯的最嚴,南院數十萬黑武大軍應該也已經做好了一戰的準備。”
沈冷點頭:“臣昨日還看過兵部的軍報,黑武南院四十多萬大軍橫陳在牙城律城一線,這不是南院的全部兵力,隻是常備兵力,黑武南院有大大小小上百個部族,若是桑布呂征召,這些部族能為他提供至少二十萬騎兵。”
皇帝的視線又落在息烽口:“這邊,黑武北院三十萬兵力,孟長安的息烽口大營有十二萬左右兵力。”
沈冷道:“三十萬北院軍隊,沒真正和咱們大甯的邊軍交手過,而且正值内亂,新到的北院大将軍咄綱還沒能服衆,尤其是被楊七寶打了一個耳光之後,更難服衆,四萬五千騎兵被楊七寶的一萬六千輕騎攔住,這耳光扇的響亮,咄綱這第一戰沒打好,軍心更不穩,所以這三十萬人不足為懼。”
皇帝嗯了一聲:“所以......孟長安到了東疆之後,息烽口這邊怎麼打,你要多想想。”
沈冷一怔:“孟長安是真的去東疆了?臣以為隻是為了騙騙黑武人。”
“不真的去,怎麼騙得過?”
皇帝道:“非但孟長安真的去了,他在息烽口的十二萬新軍,朕讓他帶走了十萬。”
沈冷倒吸一口涼氣:“所以息烽口其實沒有多少兵力了?陛下......”
他俯身一拜:“臣請陛下去瀚海城。”
“朕是不會改變主意的。”
皇帝看着沈冷說道:“這就把你吓住了?你的膽子未免也太小了些,這麼點事尚且把你吓得臉色發白,等到了息烽口之後朕再告訴你一件事,估計着能把你吓得半死。”
沈冷一臉惶恐的看着皇帝,皇帝很驕傲的哼了一聲:“别看,看朕,朕現在也不告訴你。”
他的視線回到地圖上:“兵部的推演,這一仗至少要打三年才能把黑武國軍力消耗的差不多,北征大軍才能把打下來的地方穩住,這種推演不止一次了,朕親自參與的就有十幾次,每一次的結果都一樣,所以兵部的定論之期是最少三年,可你知道,對黑武打的越久越不利,百姓們都有愛國護國的想法,就算黑武對他們不好,他們也會有這樣的想法,三年......如果真的拖上三年,黑武國的抵抗成為常态,從軍隊抵抗演變為全民抵抗,那時候才是真的不好打了。”
沈冷忽然間就冒出來一個念頭,臉色瞬間就變了。
皇帝看了他一眼,知道他是猜到了什麼,于是笑了笑:“看來你是想到了,可朕就是不說你想的對不對。”
沈冷垂首道:“陛下,臣......”
“去做飯。”
皇帝一擺手:“朕餓了。”
沈冷想說出來的話隻能憋回去,轉身去安排飯菜。
皇帝看着沈冷離開,嘴角微微上揚,他并沒有多說什麼,隻說了北征不能拖延太久,沈冷肯定已經猜到了他的想法,不然的話不會吓成那樣,傻小子這麼聰明,皇帝有幾分理所當然的得意。
船隊浩浩蕩蕩一路向東,至少要在這條水路上走十天才會轉向北方,大概在五月初,大軍會到達北疆。
皇帝想着,這一路上的兩個月時間,應該是他這二十幾年來和沈冷相處最久的一段了吧。
想想,很不錯。
第八百二十八章
送你
三月初八,大軍北征,大甯皇帝陛下李承唐親自率領禁軍七萬,水師戰兵數萬,總計十餘萬人浩浩蕩蕩向北疆進發,沿途所過之處,百姓無不拜伏。
也就是在這一天,蘇啟凡帶着荀直進入了白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