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9章(第2頁)

古樂歎了口氣:“這事回大甯後别說出去。”

于衙嗯了一聲:“知道了......”

古樂伸手:“你摳下來的,見一面分一半。”

于衙歎了口氣:“大人,我這也算是勞心費力......”

古樂:“你六我四。”

就在這時候耿珊大步從外邊進來,看了看這兩個家夥:“什麼六四?”

于衙看了看古樂,然後比劃了一下:“螃蟹一呀爪兒八個,兩頭尖尖怎麼大的個,五魁首啊六啊六,我先溜了......”

“站住!”

耿珊瞪了他一眼:“新來的水師大将軍上村雨到了,想個辦法,除掉他。”

她轉頭看向古樂:“大戰之前,讓桑人派來一個水師将軍死一個。”

古樂點頭如搗蒜:“你說了算,你先别生氣,你看于衙出去還給你帶禮物回來了呢,多有心。”

耿珊:“唔,帶什麼了?”

古樂:“帶了九顆珠子,一塊玉,還有一個如意頭兒......”

于衙:“狠,真狠!”

第一千一百二十六章

說話算話

茶舍。

古樂遞給于衙一杯茶:“第一次在大甯之外做事,覺得怎麼樣?”

于衙搖了搖頭:“說不出來的感覺,我剛進廷尉府那會兒,在大甯之内做事也會緊張,畢竟我們面對的多是官場上的大老爺,或是地方豪紳,這跟我在邊軍不一樣,在邊軍日子其實很簡單,無戰訓練,有戰殺敵,每天累死累活的訓練是為了能在戰場上多一些機會活下來,多一些機會擊敗敵人。”

“在戰場上我面對的是生與死,在廷尉府面對的是罪與惡,心累,戰場上我們這些當兵的考慮的簡單,而在廷尉府面對每個人每件事都不簡單。”

他看向古樂:“還有就是,我在大甯面對案子的時候也會緊張,真的會,那種緊張和上戰場的緊張還不一樣,而到了桑國後發現,在國外的緊張和在大甯之内的緊張又不一樣。”

古樂嗯了一聲,沉默片刻後說道:“是啊......這就是廷尉府,廷尉府的職權很大,大到令文武百官忌憚,但你應該不知道當初太祖陛下并沒打算建廷尉府,太祖陛下說,以廷尉府監察百官是酷政,會讓百官心生抵觸,可是皇後娘娘不這樣想,确切的說,咱們廷尉府不是太祖所創,而是皇後所創。”

“那時候太祖征戰,不僅僅是與楚國争雄,還要與各地舉旗的義軍争雄,所謂義軍不過是好聽些罷了,其實就是一群流寇,殺人放火也一樣無所不作,逼着百姓成為他們的一員,要麼死要麼成為義軍,各地義軍數百支大大小小,最初的時候咱們太祖陛下沒有什麼立國創世的雄心壯志,他受恩于當時一支義軍的首領,所以隻是想好好輔佐這位首領,可是随着征戰的年頭越來越多,太祖陛下見到的殘暴不仁也越來越多,就連那位他所敬重的義軍首領也會為了稱帝而不斷犯錯,在那位首領死去之後,太祖陛下又輾轉多地,他看清楚了那些所謂的義軍首領的面目,所以才會有當時那句震撼天下的話。”

古樂看向于衙:“太祖陛下後來看清楚了那些人的面目,在北疆與黑武人厮殺之際,卻有其他義軍從背後偷襲太祖陛下,太祖将敵人擊敗後大聲說.......與其将這天下交給你們這群狼心狗肺的東西,還不如我來取之!”

于衙聽的心裡熱血上湧:“說的好!”

古樂道:“但是那時候情況複雜,在太祖軍中,自然會有數不清的其他各路人馬派進來的奸細,還有楚朝廷那邊派來的奸細,時刻伺機殺死太祖,還破壞大軍糧草辎重,于是皇後娘娘提議,抽調親信力量組建了廷尉軍,廷尉軍負責保護太祖陛下安全,調查軍中細作,後來廷尉軍規模擴大有了千餘人,又多了新的職責......打探敵人情報,刺殺敵人将領。”

他看向于衙:“再後來大甯立國,太祖陛下打算裁撤廷尉軍,歸入皇宮禁軍,可是皇後娘娘沒答應,和太祖陛下大吵了一架,太祖陛下沒吵赢,太子陛下和皇後吵架就沒赢過,于是便有了現在的廷尉府,不過那時候也不叫廷尉府,隻是刑部中的一個分衙而已,不似現在這般職權如此之大。”

古樂道:“我們廷尉府的前身廷尉軍,曾經為大甯開國立下了汗馬功勞,而到了後來,大甯強盛,廷尉府就是維持這強盛的最有力量的衙門,有我們在,百官不敢懈怠輕慢,不敢貪贓枉法,而到了戰時,有我們在,就相當于多了一支斥候隊伍,甚至做的比斥候更遠更直接,我們會潛入敵軍内部。”

他看向于衙:“說到這,我不得不說以為我最佩服的人,他不是廷尉府的人,可他做的卻比廷尉府任何一個人都更好......葉雲散,葉大人。”

于衙畢竟才調入廷尉府沒多久,而且他在軍中的時候也隻是個校尉,接觸不到那麼多秘密,聽古樂說這些的時候于衙無比的感興趣。

“葉大人怎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