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5章(第1頁)

那人哼了一聲:“那誰買!”

掌櫃的無奈道:“委托本店拍賣的那位客人隻留下一句話......愛買不買。”

他歉然說道:“這确實是他的原話。”

場間一片嘩然。

就在這時候二樓一個包廂裡,有人大聲說道:“消息多少錢我都買了,其他人散了吧,我不信這裡誰比我有錢,誰比我還閑。”

說話的人走到二樓欄杆處,手扶着欄杆說道:“另外,今兒這裡所有客人的酒水,我請了。”

陳冉往那邊看了一眼:“誰這麼嚣張?”

站在旁邊給他們倒酒的小姑娘壓低聲音說道:“京畿道首富呂厚的獨子,呂子律。”

那邊,呂子律笑呵呵的說道:“薛城怎麼死的其實我不關心,我隻是想讓你們知道我有錢,所有花錢的事我都有興趣,而且還要證明誰也買不過我。”

他說完之後還歎了口氣:“也隻有花錢還讓我有一點點興趣了。”

第一千三百五十章

咱家的

大甯富強,則百姓富強,京畿道内的富商之多自然是數不勝數,可是誰提起來呂厚這個名字,都不得不挑一挑大拇指說一聲佩服。

一個白手起家的人,隻用了七八年的時間就被稱為京畿道首富,是不是真的首富無所謂,他的發家史就已經足夠讓人覺得驚奇,也足夠讓人敬服。

十幾年前,京畿道各地還沒有那麼多屯倉,從大甯各地送到長安的貨品,都要淤積在長安城外,貨和人不一樣,想進長安城的人核對身份之後就可以進去,貨物要詳細檢查。

大甯不設宵禁,所以各門盤查嚴密,大量的貨運物資進城要一車一車的細查,每一天,各城門外停留等待檢查的商隊都能排出去很遠。

為了改善這種局面,内閣上書皇帝陛下,請求将長安城西城和南城的兩座城門專門用作貨運進出,可即便如此,因為檢查耗費時間太久,所以滞留在門外的商隊依然那麼多。

呂厚來長安城辦事,他原本是一家商行的掌櫃,來長安城收賬,到這之後就被這場面震撼了。

他思考了幾天之後,做出了改變自己人生的一個決定,他借遍了所有的親朋好友,又典當出去宅院,湊足了幾千兩銀子在京畿道易水縣修建了一座屯倉,可當時并沒有人願意把貨物放在距離長安城一百多裡的易水縣,所以一下子幾乎賠光了家産。

可是呂厚并不死心,一直撐着,然後遇到了他的貴人......長安城裡的一家大商行因為運貨量太大,擔心貨物損壞,不知道怎麼打聽到了呂厚的屯倉,把貨物放進來之後,這家商行的掌櫃居然覺得這生意大有可為,于是請示商行東主,入股了呂厚的屯倉。

這位商行的東主也算是手眼通天,在他的斡旋下,朝廷将易水縣定為長安城外貨運屯倉地,甚至安排了各部官員在易水縣辦事,檢查主要放在這。

有了注資,呂厚在易水縣大量的修建屯倉,除了易水縣之外,在安城縣等地也修建了不少。

他又組建了一支規模龐大的車隊,前兩年都是免費給各大商行送貨進長安,甚至連進出城門的檢查都不需要商行的人操心,他的車隊一手包辦。

因為有了免費送貨,長安城裡很多商行裁減了自己的車隊,第三年開始,呂厚的車隊開始收取費用,但比起各大商行自己養車隊來說還是便宜了些,所以并沒有引起什麼太大的抵觸。

呂家财富的擴充無比迅速,隻幾年就壟斷了京畿道内的陸運生意,以至于各地的陸運車隊大多數都已經不去長安,把貨直接送到各地屯倉就走。

呂子律已經三十歲了,前二十年他的人生都算不上有多精彩,家裡忽然暴富,這種人生的改變對他來說簡直就是翻天覆地。

所以人就變得飄飄然,似乎在所難免。

呂厚忙于生意的事,對他的兒子也就疏于管教,這位京畿道首富之子倒也不跋扈不欺男霸女,就是喜歡炫富。

呂子律站在二樓扶着欄杆笑道:“如果你們不信的話可以出價看看,我可以最後再出,不管誰出多少我都會加價,話放在這,如果今天有人能把我壓下去,我呂子律以後再也不踏足安城縣地界。”

大堂裡人的一陣陣騷動,有人怒道:“不知道天高地厚,真以為自己家裡有幾個錢就能為所欲為了?大家不要理他,該怎麼出價怎麼出價。”

“就是,暴富的嘴臉真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