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廷尉就是軍人,廷尉府按照軍法行事,如果有人違抗上司命令,按軍法論處,這些你們都知道。”
“知道!”
幾十個人又整齊的應了一聲。
百辦貼貼兒上前一步:“千辦,下命令吧!”
“好。”
聶野點了點頭:“現在我要下達命令。”
“呼!”
幾十個人肅立,幾十雙眼睛注視着聶野。
“接下來的行動交給百辦貼貼兒指揮,她将帶着你們原路返回,所有人必須安全的回到燕山外,将這裡的情況向都廷尉大人彙報,用最快的速度,聽明白了嗎!”
貼貼兒的臉色猛的一變:“千辦大人,你要......”
聶野擺手阻止她繼續說下去,他從懷裡将千辦鐵牌取出來遞給貼貼兒:“從這一刻開始你暫代千辦職權,你講肩負幾十個人的生死。”
他同時遞給貼貼兒的還有一個小小的布包,裡邊是五塊廷尉府身份鐵牌,楊遠他們那個五人斥候隊的鐵牌都在他這暫存保管,斥候向前探查的時候,按照廷尉府的慣例,将代表着廷尉府身份的鐵牌上交,任務結束之後再發還給他們。
可是這一次,沒辦法還給他們了。
“這個也交給你保管。”
聶野道:“不許質疑,不許違令,現在我問一個問題,你們都還記得不記得,斥候在執行任務的時候為什麼要把鐵牌上交。”
“記得!”
衆人應了一聲。
聶野緩了一會兒後繼續說道:“這是從很久以前就形成的慣例,大概要追溯到幾百年前,那時候,北疆邊軍在和黑武人數次大戰之中損失慘重,大甯立國之初,黑武人趁着大甯根基不穩再次大舉南下,在北疆外陳兵六十萬。”
“創建了大甯廷尉軍的聖皇後下令,剛剛改編的廷尉府全力支援北疆邊軍,三千六百名廷尉奔赴北疆,他們執行的是最危險的斥候任務。”
“那時候大甯邊軍和黑武邊軍還在對峙,誰也不知道黑武人會在什麼時候突然進攻,而為了摸清楚敵人的底細,斥候就擔負起最艱巨的任務。”
聶野肅然說道:“斥候!三千六百名廷尉到了北疆之後,肩負起來的就是這樣的任務,可是那時候,聖皇後還有一句交代,一句讓廷尉們覺得有些憋屈可又不得不執行的命令。”
“大甯立國之初,軍力遠遠弱于黑武,一旦給黑武借口,他們立刻就會猛攻,所以每一名廷尉在執行斥候任務的時候,都會把鐵牌上交,如果他們出了事,廷尉府不會承認他們的身份,那時候我們背負着不僅僅是希望,還有恥辱。”
“一旦有斥候落在黑武人手裡,他們絕不會承認自己是廷尉,不會承認和大甯朝廷有任何關系,在接下來長達數年之間,有四百六十二名廷尉死在北疆之外,他們要潛伏黑武境内去打探消息,他們也為幾年後封硯台一戰的大勝而立下了不可磨滅的功勞。”
“然而那時候,四百多名廷尉戰死在北疆,卻沒能留下他們的姓名,一直到封硯台大勝之後,他們的名字才出現在朝廷的嘉獎通報裡,此時此刻我希望你們回去之後記住這五個人的名字,隊正楊遠,廷尉高安安,廷尉李晟,廷尉粟定成,廷尉邱樹。”
他長長吐出一口氣:“按照廷尉府慣例,我現在将獨自完成偵查任務,在我執行任務期間,我将卸任廷尉府千辦,從現在開始......”
他看向貼貼兒:“你是指揮官了。”
貼貼兒:“那我命令你跟我們一起回去。”
“你一直都比我冷靜。”
聶野笑了笑,笑容之中隻有決然。
“大甯已經不是原來的大甯,廷尉府卻依然還是廷尉府。”
聶野道:“正是因為廷尉府的人會在關鍵的時候做出最正确的選擇,你現在是隊伍的主官,你的職責是把他們安全帶回去,如果有一個人死在這都是你的失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