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想到此處英條柳岸心裡就美滋滋的冒泡,總算是到了柳暗花明的時候。
不出孟長安的預料,在英條柳岸第一次回絕了德牧川之後,德牧川并沒有放棄,很快就派人送來第二封信。
孟長安說話算話,對英條柳岸和德牧川之間的書信往來不聞不問,這樣的拉鋸式書信來往持續了三天。
第四天一早,英條柳岸急匆匆的跑到孟長安的住處,一進門就笑着說道:“大将軍,德牧川已經同意了,他說隻要咱們接受他投降的條件,第一他依然領兵,第二海野郡向他們提供糧草,第三隻向我投降不向大将軍的甯軍投降,這三點接受的話,他就願意率軍去攻打京都。”
孟長安正在吃早飯,聽英條柳岸說完後指了指自己對面:“吃過早飯了嗎,坐下來一起吃。”
英條柳岸正開心着,在孟長安面前坐下來:“還沒吃,一收到消息我就急匆匆的趕來求見大将軍了,大将軍神機妙算,德牧川的一舉一動都在大将軍的預料之中。”
孟長安難得的笑了笑,他看了英條柳岸一眼:“你很開心?”
英條柳岸吓了一跳,連忙站起來俯身說道:“大将軍誤會了,我開心是因為有了德牧川的二十萬大軍,就不用擔心大甯戰兵會在進攻京都城的時候有傷亡,打仗的事交給德牧川去做,大甯戰兵隻需要在後隊督戰即可,我是在為大甯開心。”
孟長安道:“你不要害怕,你開心也沒什麼,這本就是值得開心的事,我也開心。”
他讓人給英條柳岸端上來早飯,一邊吃一邊說道:“不過有一點你要記住,如果德牧川讓你出城接收投降的話,你決不能去。”
“啊?”
英條柳岸剛剛拿起來湯勺,手不由自主的抖了一下。
“大将軍......這是何意?”
孟長安沒有看到他的反應,依然低着頭吃飯。
“還不确定他是否真心,你出城的話他可能會殺了你,隻要拿了你的人頭,不管他是不是真的殺了監軍,回京都之後都可複命,高井原見你死了,也不會真的就把德牧川怎麼樣,畢竟高井原現在也需要領兵之将。”
英條柳岸本來就是個沒自己主意的,聽什麼都覺得有道理,他自己打算着是要出城去見德牧川,趁機不回來了,可是現在一聽孟長安這麼說,又覺得非常有道理,自己出城去的話難保不會出事。
孟長安淡淡的說道:“如果他真心投降,就來城中向你跪拜投降,如果他擔心孤身前來會出意外......我準許他帶兵進城,但不許超過兩萬,兩萬人,應該可以給他不少底氣了,再多的話他們或許會趁機攻城。”
“是!”
英條柳岸立刻起身道:“我這就回去給他寫信,把大将軍的意思告訴他。”
孟長安道:“不是我的意思,你記住,都是你的意思。”
英條柳岸點頭:“明白明白,都是我自己想的,與大将軍無關,那我就不打擾大将軍了,我先回去......”
孟長安嗯了一聲:“不吃的話,你就回吧。”
英條柳岸哪裡還有心思留在孟長安這吃早飯,一口氣跑出院子,上了馬車趕回他的住處,一路小跑着進書房寫回信。
到了下午,英條柳岸又來找孟長安,說德牧川又提出了新的條件,德牧川的意思是進城投降可以,但他帶兵進城最少不能低于三萬人,并且必須帶兵器,進城之後甯軍不能收繳他們的兵器。
還有就是德牧川進城之後,北側城門口必須留下他五千人看守,以防他進城後突然城門關閉把他困在城内。
這條件有些苛刻,城門不關,萬一順勢打進來呢,所以說這些的時候英條柳岸都是小心翼翼的,他斷定了孟長安不會答應。
“可以。”
孟長安的回答居然如此簡單。
以至于英條柳岸都沒有反應過來,他不相信自己聽對了,一臉茫然的看向孟長安:“真的可以?”
“我說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