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要把卡通餅幹的招牌噱頭打響,盡量在玉南鋪開推廣出去。”
“無非就是要借百貨商城和小型便利店的力。”
“讓他們首先接受卡通餅幹入駐櫃台,利用他們的鋪子和客流,讓更多客人發現卡通餅幹的存在。”
“但正常情況下,無論商城還是便利店,都有自己固定的進貨渠道和陳列安排。”
“輕易不會接受陌生的外來商品随便進駐。”
“好再來面包屋是新店還沒開張,也沒有和人家談判的資格底氣。”
趙柯聽得一陣點頭:“對啊,這我懂,那這不是沒法談了嗎?”
林然笑:
“有辦法的。”
“好再來面包屋不行。”
“但如果是以百貨商城的名義,去和小便利店談。”
“以一堆小便利店集合的名義,去和百貨商城談呢?”
這是放在後世被稱為“空手套白狼”的标準手段。
簡單打個比方。
寝室裡你想吃個火鍋,告訴室友A:
“今天吃火鍋啊!鍋和涮肉都有了,就差蔬菜,你帶一點兒!”
再告訴室友B:
“今天吃火鍋啊!鍋和蔬菜都有了,就差涮肉,你帶一點兒!”
最後告訴室友C:
“蔬菜和涮肉都備好了,你就帶個鍋,咱們今晚開夥!”
如此,你什麼也沒出,但一頓火鍋當晚就能吃得高高興興。
以此類推。
對于百貨商城和便利店的兩邊借勢,也是相同道理。
打着商城合作夥伴的名号去告訴便利店,有新商品準備推廣,分給各家小便利店做試點。
有百貨商城的分量和權威作保,小便利店更容易信服。
而轉過頭再找商城。
告訴人家自己這邊整合了大量的便利店資源,已經把産品鋪開上架。
商城也更容易相信你這面包店有着足夠的實力和資本,願意接受合作。
這一下。
趙柯算是徹底聽明白了,看向面前死黨,簡直驚為天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