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第6頁)

  “有了我這套成熟的生産線,再加上50個工匠和足夠的材料,完全能夠在三天内制造出10萬支箭出來。”

  當這位大佬将高達上百個MB的各種技術資料全都丢到群文件裡面的時候,雖然大家都知道這些辦法非常的扯淡,但還是對大佬獻上了自己的膝蓋。

  最後大家看到岫煙上線了,紛紛攔住他,詢問他如何解決這個問題。

  結果岫煙先是回了一串“…………”,然後給了一個捂臉的表情道“你們别問我,今天比較閑,我和辦公室的幾個同事讨論了一個下午,結果愣是想不出一個辦法出來。”

  “我們辦公室裡面現在所有同事幾乎全都睡不着了,就等着作者更新呢。我那些策劃同事們已經說好了,要是作者能夠給出一個讓他們信服的答案,他們就集體給成為垃圾作者的鐵粉,哪怕不睡覺,熬夜也要把三國演義看完。”

  “可如果作者給不了一個讓他們滿意的答案的話,他們就要把作者安排到最危險的世界去,讓作者明白得罪策劃的代價!”

  “完了,那作者死定了!”群裡面頓時一片哀嚎聲連綿不絕,仿佛垃圾作者已經死定了。

第120章

田豐找茬

  “主公,諸葛孔明究竟是如何辦到的?”劉旭萬萬沒想到,自己可以笑看讀者們在群裡面哇哇大叫,但卻被身邊的映照生物給逼得滿臉蛋疼。

  “自然是有辦法辦到的!”劉旭道。

  “那主公現在不寫後面的章節嗎?莫非主公明天不要更新了?”田豐就這麼一直站在劉旭的身後,讓劉旭瞬間感覺到了館長和院長兩個人的影子。

  “這幾章前天就寫完了,我今天要寫的是後面的劇情!”劉旭翻了個白眼,身後的田豐瞬間破防。

  “文姬姑娘,您比我活得久,而且也經曆過赤壁之戰,您知道這諸葛亮究竟是如何借來10萬支箭的嗎嗎?”田豐見從劉旭那裡找不到答案,隻能向蔡文姬不恥下問了。

  “抱歉,元皓先生,文姬當時并不在中原,而且消息閉塞,所以并不知赤壁戰場究竟發生了哪些故事。後來雖然有幸在魏武的書庫中行走,當赤壁之戰乃是魏武一生之所恨也,所以整個書庫中找不到任何有關赤壁之戰的書籍,文姬實在不清楚當時究竟發生了什麼,更不知道諸葛丞相是如何三天之内造好10萬支箭的了”

  “靠!”田豐徹底破防了,氣鼓鼓的盯着劉旭,最後無奈的說道“主公,你還是把臣送回去吧,明天再将臣映照回來,臣就不用受着等待之苦了。”

  “元皓先生何至于此!”劉旭忍不住笑了“難道以元皓先生之才,都想不出如何破解這個計謀嗎?”

  “想不出!”田豐非常幹脆的說道“臣本以為諸葛孔明之名甚是誇大,但其若真能夠想出三日造10萬隻箭法,臣願給諸葛孔明牽馬執鞭!”

  “牽馬執鞭倒是不必了,諸葛丞相也用不上!”劉旭笑道。

  “為何?”田豐不解的問道。

  “因為諸葛丞相是坐車的!”劉旭一本正經的說道,田豐再次破防。

  好在劉旭并沒有戲弄田豐太長的時間,就直接将已經寫好的三章交給了田豐,田豐看完之後一言不發,卻又欲言又止,最後道“這個計謀有問題。”

  “有什麼問題?”劉旭好奇的反問道。

  “1000個稻草人如果想借10萬支箭的話,那每個稻草人身上就必須插上100隻箭,這不現實,一個稻草人身上插不了那麼多的箭!”田豐驕傲的擡起頭,指出了這篇文章裡面的破綻。

  “有道理!”劉旭點點頭,然後在心中感歎,羅老師大概也是缺乏生活經驗,不知道一個稻草人身上是插不了這麼多箭的。

  這确實是個一個大問題,如果遇到了挑細節的讀者,這就是毒點了。

  而且自己的群裡面從來不缺這樣的讀者。

  于是劉旭拿起筆,在已經寫好的原文上面提筆就改,把20艘船改成了40艘船,千餘稻草人也就變成了2000餘稻草人,這樣每個稻草人身上就隻用插箭50了,這樣就非常的科學合理了。

  “簡直是笑話!”看到劉旭當場改問,田豐忍不住笑了“主公看來對于水戰也不甚了解,一個水寨不過十裡左右,20艘船同時襲來,已經許多了。如果是40艘船,反倒是容易讓人看出破綻。”

  “況且40艘船需要的水面更廣,到時候恐怕有些船根本不在箭矢的射程範圍之内,如此亂編,豈不是贻笑大方嗎?”

  “……”劉旭沒想到自己還被田豐反過來嘲諷了一番,心中一氣,又是直接又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