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第7頁)

  很少人會注意到,其實諸葛亮還安排了另外兩路人馬。

  一路是糜竺、糜芳、劉封三人,讓他們各自駕駛船,沿繞着江邊去擒拿敗軍,奪取各種軍用器械。

  另一邊則是命令劉琦死守武昌,任務同樣是捉拿逃亡的士兵,卻不讓劉琦離開武昌。

  在劉旭看來,這兩個命令才是最重要的,比之前命令張飛關羽趙雲做的事情還要重要的多。

  首先最重要的就是糜竺、糜芳、劉封的任務,也就是擒拿敗軍和奪取軍用器械。

  後是某位著名的圖書管理員曾經說過,戰鬥最重要的技巧就是如何保全自己的有生力量,同時殲滅敵人的有生力量。

  那什麼是有生力量?

  就是人!

  許許多多的将軍和皇帝們,他們最喜歡幹的事情就是開疆拓土,好像拿下了多少地盤就是一件多麼了不起的事情一樣。

  但其實人才是最值錢的東西。

  這一點在比較一下赤壁之戰之後劉備和東吳之間的實力變化就知道了。

  在赤壁之戰開始之前,劉備隻剩下不到2萬人的軍隊,但東吳卻擁有5萬精銳大軍,實力是要遠遠強于劉備的。

  可是在赤壁之戰之後,東吳幾乎沒有撈到什麼地盤,反倒是劉備幾乎将整個荊州都給吞了下來。

  原因是什麼呢?莫非真的是諸葛亮的計謀活活的把周瑜給氣死了嗎?

  當然不是,是因為東吳在打赢了這一仗之後,反而把自身的力量消耗一空,四五萬的精銳部隊隻剩下兩三萬人,就連維持江東的地盤都有些困難,更别說吞下整個荊州。

  相反,劉備在赤壁一戰之後,軍隊卻迅速的擴充到了6萬人左右,所以他可以有實力快速的拿下南郡和江陵等荊州在江北的主要城市,同時還有餘力派遣另外一支軍隊奪取荊南四郡。

  因為在赤壁一戰之後,劉備和孫權之間的軍事力量已經發生了巨大的改變,劉備擁有的士兵人數更多了。

  那是突然冒出來的6萬士兵究竟是從哪出來的呢?

  答案就是糜竺、糜芳、劉封三人,小說裡面說諸葛亮給他們的任務是擒拿敗軍,翻譯一下,就是大量的抓俘虜,将曹操潰散下來的士兵,全都抓回來,然後變成自己的士兵。

  一場大火想要燒死83萬人其實是不可能的,畢竟人都有兩條腿,全力奔跑的話還能跑不過火焰不成?

  所以除了少量的士兵是真的被火燒死之外,其餘大部分的士兵都是四散而逃了,這也就給了劉備直接抓俘虜的機會。

  同時,這些士兵逃跑是不可能帶着各種軍用器材的,而諸葛亮還有另外一個命令,那就是讓他們去奪取各種軍械設備,這些可都是花了曹操大半輩子積攢下來的各種軍用裝備,到最後全都便宜了劉備了。

  那東吳這個時候在幹什麼呢?

  他們的軍隊和将領都在追殺曹操,想要拿到這個肉眼可以看見的最大的功勞,但卻不知道真正的财富其實隐藏在那些四散而逃的士兵和遍地無人關心的軍事器械上面。

  這也是為什麼在赤壁一戰之後,劉備一躍成為了整個江南最強勢力的原因,實在是因為赤壁一戰,幾乎所有的好處都被劉備給吞下來了。

  周瑜隻是一個打工仔,犧牲自己的大量實力,幫劉備趕跑了曹操,自己卻什麼實際好處也撈不到,這也是為什麼周瑜後來會被氣死,同時孫權後來極不待見周瑜的原因,因為周瑜赢了戰術,卻在總體戰略上犯了緻命的錯誤。

  相反諸葛丞相則看清楚了整個戰鬥真正的利益所在,他先是派張飛,趙雲,關羽,三個人去堵截曹操。

  但其實大家都知道,諸葛亮根本就不想殺了曹操,他這麼做其實就是演給東吳看的。

  告訴東吳我在積極配合你的行動,積極的配合你捉拿曹操,就連我手下最強的三員戰将都派出去了,你總不能說我派幾個不知名的将領去打撈一點戰利品有問題吧!

  至于另外一路的劉琦,則體現了諸葛亮腹黑的一面。

  首先,諸葛亮讓劉琦扼守武昌,看似是個美差,但其實武昌是孫權進攻荊州的必經之地,扼守住武昌,就相當于阻斷了周瑜拿下荊州的道路,這是非常重要的戰略要地,能不能夠讓周瑜趁機拿下荊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