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沒有結束映照,是讀者們的情緒逐漸平複,自主映照已經結束了。”劉旭解釋了一句,然後重新開始映照。
果然,曹操是無法再一次映照出來了,但是關羽卻一臉駭然的重新出現在劉旭的身邊,他總算明白,自己的生死,完全是操縱在劉旭的一念之間了。
“主公需要關某做些什麼,可以盡快幫主公提高體内的閱文之力,請盡管吩咐!”再次出現的關羽激動的對劉旭說道。
他這話是100%的真心誠意,因為他希望劉旭能夠立刻再次突破,擁有将他的大哥和三弟都完整的映照出來的能力,所以他非常希望幫助劉旭獲得更多的映照之力。
“我這裡很安全,也沒什麼需要你們做的!”劉旭嘀咕了一聲,忽然心中一動道“雲長可願助我寫書否?”
第148章
東吳謀士多俊傑
和前兩次第一時間就去百世戰場驗證自己的實力不同,劉旭這次完全沒有帶着關二爺去百世戰場嘚瑟一番的想法,而是真的安排他們寫書去了。
在劉旭的安排下,關羽,田豐,還有被劉旭映照出來的東吳謀士張昭和曹操謀士程昱,都被安排了一個重要的任務,那就是寫他們的回憶錄,或者說是整個勢力的回憶錄,将他們記得的那些三國相關的史實都給寫出來,而這些都會被劉旭用來做為《三國通史》的素材。
本來劉旭還有些擔憂,因為這些人都是因為三國演義映照出來的,那麼他們腦海中的曆史,很有可能都是三國演義裡面被修改過的,更加戲劇化的曆史。
而經過劉旭在實際驗證之後發現,這個擔憂對了一半。
首先這些人物的記憶确實被置換了一些,三國演義裡面描寫的内容,那記憶就來自于三國演義。而三國演義中沒有的内容,那就是有一大半和三國志中的記載差不多,還有一半則和所有史書記載都不相同,但根據劉旭的看法,這些和史書記載都不相同的回憶,才更加符合正常的邏輯。
換句話說,正史裡面的記載是錯誤的,他們的回憶才是正确的。
有一說一,這幾位的回憶資料,其實會極大的加重劉旭本人的負擔,因為他需要大量的思考,來分辨出這裡面哪些是三國演義修改過的曆史,又有哪些才是真實的曆史。
但好處也非常明顯,那就是幫助劉旭進一步的完善了整個三國的曆史資料,一本越來越具體的《三國通史》,已經出現在了劉旭的腦海之中。
“我決定了,《三國通史》不會采用華夏一般采用的編年體或者是紀傳體那種方式來編寫!”在反複思考之後,劉旭将田豐,張昭,程昱,蔡文姬,關羽,以及剛剛映照出來的李儒湊到了一起道。
“既非編年體,也不是紀傳體,那不知道主公打算使用何等文體?”李儒好奇的問道,他是剛剛映照出來的,對于情況不了解,但他知道自己能夠複活,完全是依賴劉旭,所以态度也是最積極的。
劉旭卻不急着回答這個問題,而是轉而說道“在我學曆史的時候,感覺到過最大的困難,感覺到最大的困難就是如何将許多具體的事物,一一對應到相鄰的年限上面。”
“二十四史多半都是紀傳體的史書,着重在于描寫個人的事迹,這樣的曆史非常的立體,但也非常的混亂,因為你很難将某些人幹過的某些事具體的同一個時間點上。”
“同樣的,編年體的史書又過分在意時間,卻很難将一個人的人生軌迹串聯在一起。”
“而三國演義之所以比史書要更加的深入人心,就是因為這種小說的模式,更加适合來講述一個時間段内的宏大的曆史。”
“所以我打算按照小說體的方式來寫史書,但隻采用小說體這種問題,而不使用任何誇張的修飾和寫作手法,裡面的每一段曆史,都要求是我們确信的真實曆史。”
“但小說體的史書在于很難将整個時期的曆史寫的全面,所以還要輔以紀傳體,将小說中出現的一些人物,再以紀傳體的方式,詳細論述他們的生平。”
“除此之外,還要加上《服飾》《文學》《科技》《地理》《食貨》《經濟》《階級》《民俗》《日常》等幾個不同的篇章,來詳細的論述這個時期的市井百态,百姓的詳細生活”
“這就是我想要寫的《三國通史》”
“在具體編寫的時候,我打算以漢靈帝劉宏登基的建平元年,也就是公元168年為開始,一直到三國歸晉,也就是公元280年為止,總計112年的時間”
“而這也會成為慣例,當我寫完了《楚漢》的時候,就要發布《西漢通史》。當我寫完隋唐英雄傳的時候,就要發布《隋通史》和《唐通史》,直到我寫完《大明英烈傳》和《明通史》為止”
“我最終的目标,是将華夏從夏朝開始,所有王朝的創建和毀滅,全部用小說與通史的形式寫出來,在這個異世界,寫出一個華夏五千年出來!”劉旭說這些時候,整個人都非常的興奮,甚至是興奮的有些發抖,因為這才是他作為一個曆史系博士最大的夢想,
“……”而在座的諸位,則也都劉旭的想法給震驚的無以複加,這是多麼恐怖的想法呀,而假如這個想法能夠成真的話,那又會是何等的壯觀呀!
到時候搞不好華夏五千年,從夏禹開始,一直到大明崇祯皇帝,所有華夏曆史上的知名人物,都能夠齊聚一堂,這是何等讓人壯烈與史詩。
這個新主公,莫非想要寫出整個地球不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