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第10頁)

  與此同時,也有相當的一批老讀者開始分析關羽的死亡,然後告訴所有人,關羽的死,其實是早就買好了伏筆的。

  因為關羽這個人的人設非常的鮮明,性格特點也非常的突出,在武力值強悍的同時,為人也非常傲慢,更看不起其他人。

  在他還跟着劉備四處流亡的時候,這個性格特點就已經非常突出了,也多虧在過五關斬六将的時候,也是曹丞相最愛他的時候,一路給他開後門,也不派出追兵去追殺他,否則以關羽那種沒腦子的闖關方式,早就死在了曹操的追兵手中了。

  但三國演義終究隻有一個曹操,而關羽的傲慢在劉備成為漢中王之後更是達到了巅峰,他眼裡面幾乎已經容不下任何人了,在他眼中似乎所有人都是插标賣首之徒。

  曹操一方的敵軍武将也不多說,畢竟是敵人,藐視也屬正常。

  可孫權是劉備的盟友,而且當時孫尚香名義上還是劉皇叔的夫人,而且是正妻,是關羽的嫂子。

  結果當孫權提出想要讓關羽的女兒嫁給自己的兒子的時候,關羽的居然能夠說出虎女安能配犬子這樣的話出來。

  要知道,這可是孫權的兒子,你這不就是變着方的罵孫權是隻狗嗎?

  當然了,出于自己身份地位的顧慮,除非劉備親自指婚,否則關羽是絕不可能将自己的女兒嫁給孫權的。

  關羽但凡稍微收斂一下自己的傲慢,都知道不能夠用這句話來回複孫權,好歹得寫一封四平八穩,招不出任何問題的回絕信,但關羽偏偏就說出了這樣的話,他還以為孫權是曹操不成?

  對盟友如此也就罷了,關羽對自己人也同樣傲慢,黃忠在年齡上确實要比關羽大,但老人不應該更加值得尊重嗎?

  而且這位老人剛剛還在定軍山陣斬了夏侯淵,直接幫助劉皇叔能夠拿下整個漢中,功不可沒。

  而關羽雖然在小說裡面威名赫赫,可如果細細盤點他的戰績的話就會發現,關羽最傑出的戰績大概就是斬顔良誅文醜了。但這是在曹操手下立的功勞,和劉備沒有任何關系,相反還因此惹得袁紹怨恨,劉備不得不想辦法逃離袁紹身邊,去汝南打遊擊,從某種程度上來說,還坑了自家主公。

  至于攻城略地什麼的,關羽獨立指揮的,能夠攻下一兩座戰略要地的戰役也是完全沒有。

  所以單論功勞大小來,關羽根本拿不出比黃忠更大的功勞出來,但他卻藐視黃忠,說他是一個老卒。

  也就是黃忠年紀大了,不在乎這些了。

  這也是為什麼關羽急匆匆的想要拿下襄陽和樊城,全然不顧劉備給他的命令僅僅隻是牽制曹操的軍隊,就是因為他想要像黃忠一樣拿下大功來,否則他面子上過不去。

  同時關羽對身邊的人也是如此傲慢,為什麼博士仁和糜芳要叛變?

  為什麼劉封見死不救,為什麼關羽手下的士兵一接到家人的信件就幾乎全當了逃兵。

  所以關羽的死其實早就埋下了伏筆,在他決定做一個驕傲的人的時候,就已經注定他會驕傲的死。

  而這也是三國演義的魅力,是三國演義最精彩的地方。

  不得不說,這番解釋還是非常厲害的,就連劉旭本人看了也不由的點頭,能夠寫出這樣的解釋,說明是真的看懂了三國演義的人。

  也不知道是誰替自己寫的。

  隻可惜,其實這種話劉旭自己又何嘗不知,但奈何他是作者,他如果主動說出這番解釋的話,隻會被讀者認為是詭辯而已,隻有第三方說出來,才能夠真正讓另外一部分讀者能夠聽進去。

  當然了,最重要的是,劉旭知道自己現在解釋其實沒有太大的意義,因為這才是整個崩壞的開始,現在解釋再多,在後面都沒有任何意義,不如保持沉默。

  另外還有讀者在群裡面分析後續的劇情,現在關羽已經被作者用來祭刀了,那麼三國演義最狠最虐心的章節肯定也就已經過去了,劉皇叔也遭受了一個前所未有的巨大挫折。

  如此一來之前的不斷勝利所帶來的惡劣觀感也就全部消除,接下來肯定又能夠連續迎來一波爽文劇情了。

  劉皇叔會帶着他的蜀漢天團直接殺回來給關羽報仇,同時更重要的是,東吳在殺了關羽之後。劉皇叔就不用再擔心什麼之前的聯盟情誼,可以直接名正言順的讨伐東吳。

  隻要将整個東吳徹底吃下,那劉皇叔也就擁有了半壁江山,接下來就是需要和曹操進行正面對峙,再來一場赤壁大戰那樣的超級決戰,就可以奠定勝局,順利的一統天下了。

  所以說關羽在這個時候死了确實可惜,但他的死也算是為劉皇叔一統天下奠定了基礎,同時也給作品增加了一抹現實和悲劇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