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第6頁)

  老丞相黨第一時間在群裡面提出抗議,然後直接就被碾壓。

  畢竟不管在什麼時代,群衆的喜愛都是樸實無華的,諸葛亮的粉絲人數要遠遠的多于曹操的粉絲人數,新丞相黨人光是每人吐口唾沫都能夠淹死老丞相黨,于是最後這些老丞相黨發現自己居然連丞相黨這個名字都保不住了,群裡面默認的丞相黨,已經從曹操的粉絲變成了諸葛亮的粉絲。

  然後這些諸葛亮的粉絲們還重新幫他們取了一個名字“阿瞞黨”,這回老丞相黨徹底破防了,為了不讓阿瞞黨成為自己默認的名字,于是他們還是不得不給自己改了一個新的霸氣的名字“魏武黨”。

  如此一來,新丞相黨大獲全勝,諸葛丞相最少從另一個層面上戰勝了曹操,真實可喜可賀。

  當然了,懂的人都明白,此時也不過是丞相黨最後的光榮時刻了,随着三國演義不斷的推進劇情,也終于到了馬谡要守街亭的時刻了。

  丞相黨一開始對此并沒有任何想法,他們紛紛表示“馬谡辦事,我們放心!”。因為在小說裡面,諸葛亮對于馬谡是真的好。

  一直都帶在身邊,也讓他出席各種軍謀,而且馬谡時不時的還能提出一些比較靠譜的意見。所以在讀者看來,馬谡也是一個非常靠譜的人,否則諸葛亮怎麼可能一直帶在身邊,幾乎當做徒弟一樣的看待呢?

  也隻有由大,再一次露頭預言道“皇叔臨死前說過,馬谡不堪大用,不能委以重任,這回馬谡恐怕要出事了。”

  此時因為岫煙改名由大,所以很多老讀者都沒有認出這個名字的來曆。而新群友就更不知道曾經岫神在群裡面有多麼的牛叉了,所以他們怼着由大就是一陣狂噴。

  “馬谡有勇有謀,為什麼不行?”

  “三個你加在一起都不如一個馬谡!”

  “馬谡明顯就是諸葛亮培養的接班人,他怎麼可能不行!”

  “你覺得你比丞相聰明?”

  諸如此類的話語層出不窮,由大也就閉上了嘴巴,隻留下一句“馬谡如果丢了街亭,那丞相也回天乏術,三國終究還是要歸魏國了!”

  李柚煙這句話隻不過是為了發洩自己心中的不滿,她沒有想到的是,就在他說完這句話之後,偶然看了眼群聊天的諸葛亮就找到了劉旭道“主公,臣為您發現了一位奇才,如果能夠收入囊中,未來必有大用!”

  恩,上一個得到諸葛丞相如此評論的人,還是姜維來着。

  接下來的結局自然不必多說,馬谡丢了街亭,丞相害怕後路被截,之前定下的拿下整個三秦之地的計劃也就無疾而終,最終隻能緩緩的回撤。

  不過群裡面的絕大部分丞相黨對此并沒有覺得有什麼不對的地方,就是丢了一座小山丘嗎?

  反正諸葛亮得到了姜維這員大将,還搬空了涼州三郡幾乎所有的人口,帶着大量的财富回到了益州,這第1次北伐肯定是大賺特賺的。

  等消化了這一次的收獲,之後在第二次出擊就好了,沒什麼問題。

  但隻有李柚煙知道,這第1次北伐其實是諸葛亮唯一的機會。

  因為在第1次北伐之前,曹魏根本不相信小小的蜀國還有膽量攻擊他們,所以在整個三秦之地,也就是關中地區,部署的力量其實很弱,總共還不到5萬人馬。

  再加上此時孟達又表示願意回歸蜀國,那孟達就可以幫助蜀國牽制曹魏大量的兵馬,曹魏能夠拿去支援關中的兵力就很少,所以諸葛亮可以非常輕松的拿下整個關中地區。

  奈何人算不如天算,魏國出了司馬懿這個妖孽,用諸葛亮也沒有想到的速度滅了孟達,然後第一時間又瞧準了諸葛亮的死穴,讓張郃拿下了街亭。

  街亭一失,諸葛亮的後路被截,後續的兵馬和糧草就無法通過益州送過來,那哪還有本領打下堅固的長安城呀。

  況且在司馬懿的率領下,曹魏大軍源源不斷地抵達關中,諸葛亮也就徹底失去了拿下關中的機會,隻能趕在後路還沒有被截斷之前緩緩的回去。

  可這一次拿不下長安,諸葛亮就再也沒有機會拿下長安了。

  因為司馬懿借着這一次的功勞成功的取得了曹魏的軍事大權,而在他的部署下,曹魏最精銳的兵馬永遠都集中在長安,有時候甚至甯願讓中原空虛,也不讓長安空虛。

  而在長安擁有足夠兵馬防守的情況下,僅僅憑借蜀國一國的力量,諸葛亮是根本沒有辦法奪取長安的,最終七出祈山也不過是為了轉手為攻,同時也是賭一波曹魏給機會。

  奈何直到諸葛亮臨死之前也沒有等到這個機會,畢竟要是比活命的話,他無論如何也是活不過司馬懿的。

第179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