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我是說過這話,,但我說這話的前提是建立在垃圾作者又要把我惡心一把的基礎上的。但問題是小說的簡介說了,這本小說描述的是大漢王朝建立前的故事。而根據三國演義裡面的隻言片語可以得知,大漢王朝的創建者是一個叫做劉邦的家夥。”
“那我隻要在小說裡面找到劉邦,然後把他代入我自己,垃圾作者就永遠不可能傷害到我了!垃圾作者不是說要尊重曆史的嗎,他有本事讓劉邦也被人奪了江山呀!”狗帶劍得意洋洋的說道。
第186章
第一章
趙高
曆法,是華夏的古代先民們,推算年、月、日的長度和它們之間的關系,制訂時間順序的法則。
華夏的人們根據地球自轉,産生晝夜交替的現象形成了“日“的概念;根據月亮繞地球公轉,産生朔望,形成“月“的概念,根據地球繞太陽公轉産生的四季交替現象而形成了“年“的概念。
與立法相配的是曆書,這是排列年、月、節氣等供人們查考的工具書。曆書在中國古時稱通書或時憲書,在封建王朝的時代,由于它是皇帝頒發的,所以又稱“皇曆“。
華夏的曆法最早能夠找到明确記載的,是大約5000年前的黃帝曆,由華夏的共主黃帝創立。
在黃帝曆創建之時,天上有天雷狂湧,地下有地龍翻騰,天地人三界混亂,仙不得安甯,人不得平安,鬼不得往生,然黃帝曆一出,天地瞬間歸于安甯,于是天降金蓮,漫天神光普照,黃帝由此成為第三位人族聖皇。
聖皇的年代和事迹已經不可考,但自黃帝創建黃帝曆以來,人間曆法不斷更疊,先後有黃帝曆,夏曆,殷曆,周曆,魯曆,颛顼曆等等,先後共計60部古代曆法。
在曆法之外,華夏古人又以年号來計算時間,一位皇帝或有一個年号,又或有幾十個年号,後來為了方便統計時間,于是給這浩浩蕩蕩5000年的曆史加了一個零點。
後世用的乃是中元曆,中元以中元元年為中心,中元元年之前稱為中元前,中元元年之後稱為中元後,迄今為止,已經是中元後2244年矣。
那這中元元年,究竟有何神妙之處,居然能夠讓整個曆史以之為零點,分割曆史,斷開古今呢?
中元元年,始皇帝登基稱帝。
秦王政滅六國後,認為自己“德兼三皇,功過五帝”,遂采用三皇之“皇”、五帝之“帝”構成“皇帝”的稱号,是華夏曆史上第一個使用“皇帝”稱号的君主,自稱“始皇帝”。
這一切的起點在中元前38年,這一年,嬴姓趙氏名政者,在趙國的邯鄲出世。
同樣也在中元前38年,嬴姓趙氏名高者,在秦國的鹹陽降世。
前者是始皇帝,後者則是他的影子。
相傳,嬴姓趙氏的祖先乃是商大将軍惡來的後人,經曆了西周與春秋之後,分化為兩支,後分别建立七國中的秦國與趙國。
兩國本是兄弟,但也是死敵,雙方鏖戰百年不分勝負,雖有時刀兵相見,亦有時盟約永好。
那時,雙方王室,會互派質子前往各自的國都。
嬴政的父親異人被派往趙國邯鄲做為質子,而趙高的父親趙升,則是趙國的公室之後。百年前,趙成侯趙種,派太子趙語前往秦國為質子,趙語與秦國女子苟合,生下了趙升的祖父趙光。
趙語離開前,并沒有帶走趙光和他的母親,于是趙光在秦國生活了下來,後趙光生趙永,趙永生趙勝,趙勝生趙升。
趙升家世清貧,但好讀書,于是被派給秦王子嬴異人為侍者。
後趙升随呂不韋商隊前去邯鄲營救異人,在嬴異人逃出邯鄲市時,趙升假扮嬴異人三日,發現後,直接被趙王處死。
趙高與嬴政同年出生,但趙高的母親因為觸犯刑法而身體殘缺,無力撫養趙高兄弟,于是他們先後被收入秦王隐宮。
趙高小時候酷愛讀書,尤其喜歡讀律法,隐宮中書籍不多,于是趙高經常在做完了自己的本職工作之後,就前往秦國的公室内讀書。
不過一年的時間,他就熟練的掌握了大秦律,并對此倒背如流,曾與李斯和韓非讨論律法,兩人對趙高的言行舉止都感到非常的震驚,認為他未來可以擔任大秦的廷尉!
趙高小時候扶着清掃章台宮的梁柱,經常需要他爬到房頂上打掃。每當他工作勞累的時候,就喜歡坐在房梁上遠瞭整個鹹陽宮,然後感歎道“大丈夫有朝一日就應該成為這座宮殿的主人!”
但趙高的母親在懷孕的時候,就已經接受了殘酷的刑罰,導緻趙高先天不足,乃是一個天閹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