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這有問題,你在作弊,你肯定是偷偷的聯系這個作者了!”這幾位作協主席怎麼也不相信有一個作者能夠在老書完結的第二天就直接開新書,所以他們笃定,這肯定就是剛才乾椠偷偷的聯系了那個元始天王才折騰出來的幺蛾子。
“諸位,這裡是虛拟會議室,任何通過虛拟會議室對外的聯系都可以在網絡上直接查到,我可以接受總作協對我的調查。但如果查無實據的話,我可是要控告幾位诽謗的!”乾椠毫不客氣的反頂道。
“呵呵,好大的底氣,就算你确實沒有通風報信,但我看這本新書本身也大有問題,因為這根本就不是一本新書,而是老書的周邊番外!”這些作協主席們也不是吃素的,他們很快就發現了一些重要的問題,展開反擊道。
“諸位請看,這本新書的名字叫做《三國通史》和《三國演義》的名字如出一轍。我本人曾經在極度無聊的情況下,看過一點《三國演義》的内容,這位作者直接就宣稱這是某段自己設定的曆史。”
“但這段曆史的時間記錄非常的混亂,從桃園三結義到平定黃巾之亂,然後再到董卓亂政,再到三英戰呂布,再到過五關斬六将等等,都沒有非常準确的時間記錄,看的時候讓人一頭霧水,很多重要的事件時間點也對不上,我甚至就連從小說開頭到結尾,從黃巾之亂到星隕五丈原,究竟過了多少年的時間都弄不清楚。”
“所以這個《三國通史》,很明顯就是用來補全時間線上的問題的,這應該隻是老書的番外罷了,隻是沒想到這個劉旭居然如此的不要臉,當做一本新書來發布,也不知道是不是有人給他暗中通風報信!”這位作協主席陰陽怪氣的說道,隻是等他說完之後,卻發現現場其他人都用古怪的目光看着自己。
這個時候這位主席才想到了什麼,表情一遍,連忙解釋道“我真的隻是無聊的時候看過一點點而已,絕對沒有看完整本小說,頂多也就是看到了五丈原那裡而已,就無聊都不想再看。”
“你不是無聊都不想看,是被垃圾作者氣的不想看了吧!”另一個人吐槽道,然後這位吐槽的人發現,所有人的目光又集中到了自己的身上。
這就很尴尬了!
“大主席閣下,我認為這個推薦獎勵不能夠頒給《三國通史》這本書,因為這根本就不是新書,隻是番外而已,是對已經完本的老書的補全,根本沒有資格……”
“我焯你老M的!”乾椠直接就要動拳頭了,好在被周圍的幾個作協主席給抱住了,但乾椠依然吼着嗓子道“你這個混蛋你還想怎麼樣?你還想讓我們家元始天王再開一本新書不成!”
“呵呵,他要有本事再開一本新書也行,那到時候我跪在地上叫他爸爸都行,但這本《三國通史》絕對不能算作是新書,他……”
“嘟嘟!”大概是因為剛才不少人都在手機上打開了《三國通史》的頁面,所以此時有不少人的手機都傳來了嘟嘟的提示音,然後他們低頭一看。
“系統:您正在關注的作者元始天王已經發布了新書《楚漢争霸》,并更新了第一章趙高,歡迎您閱讀前去閱讀。”
“咕咚!”所有人吞了口口水,哪怕乾椠本人,看到這個消息的時候也是傻的,不過很快,他就反應了過來,對着那位一臉茫然,不知道發生了甚多的作協主席,直接就手中的手機甩了過來,然後極為霸氣的吼道“跪下,叫爸爸!!”
第191章
一夜四級
劉旭并不知道自己在全世界108位作協主席的面前賺了個大臉,也不知道究竟自己有沒有多一個兒子,他在這天第二天淩晨的時候,看了一遍幾本書目前的數據。
其中《三國演義》的情況較好,神奇的止住了頹勢,目前收藏穩定在了25萬左右,沒有下跌了,四十個分群的情況倒也差不多都是一個樣子,在三本新書同時開放之後,那是徹底将群友們給穩了下來。
不過劉旭也已經不關注《三國演義》的情況了,他現在更加好奇的,其實是三本新書的情況。
其中《三國通史》自然是關注度寥寥,發書到現在也有11個小時了,總收藏人數居然還沒有破千,這不由的讓劉旭仿佛回到了半年前《三國演義》剛剛開始的時候,還記得那個時候從零收藏突破到1000收藏,足足花了将近50天的時間。
而現在11個小時就有898個收藏,對劉旭來說,到也算是成功了。
《三國通史》的遇冷倒也是很正常的事情,畢竟這是一本完完全全的史書,而且寫的還是全文言文的風格,這個世界的讀者們能夠看得進去才有鬼了。
至于為什麼是文言文,那自然是因為書不是劉旭寫的,而且他麾下的那些古人們寫的,指望他們用白話文來創作是一件很難的事情。
雖說有一部分極為聰明的變态,比如諸葛丞相,現在已經可以在OO群裡面随意的和任何人聊天,對方也察覺不到任何的異常,諸葛丞相就完全可以用白話文來寫自己的那部分。
但史書的文風不能不統一,最後索性還是統一用文言文來寫,反正在劉旭的熏陶下,隻要是三國演義的讀者就基本上都能夠看得懂文言文了。
也正是因為整本《三國通史》劉旭真正動筆的地方很少,他更多的是作為編纂官來負責整個《史書》的編輯工作,所以劉旭在《三國通史》的開篇自序裡面,就寫了自己的是總編撰,而不是《三國通史》的作者。
而每一篇具體的文章是誰寫的,也都在文章開頭給出了相關的人員名字,比如《袁紹本傳》,作者就是袁紹,田豐,袁遺,楊修,還有曹操,總共五個人參與了《袁紹本傳》的編寫。
沒錯,劉旭就非常幹脆的直接把三國人物的真名給打了上去,劉旭原本的意圖是為了對作者的尊重,讓三國的這些角色們各個都感動不已。
但是當讀者們看到這裡的時候,紛紛表示,這些應該都是作者的筆名,這些實際作者都給自己取了一個三國人物的名字做為筆名,就好像某四十大盜裡面全部都是武林大俠一樣,否則這些文章還真的是三國人物寫的不成?
《三國通史》的成績,劉旭其實是從來沒有放在心上的,他真正在意的其實是《楚漢争霸》和《穿越之我是馬谡》這兩本小說的成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