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演義的七分真三分假,已經被主人運用的爐火純青了,就連我也不由的相信,或許曆史的真相就是這個樣子,更别說這個世界不懂真實曆史的人了!”
“其實我這麼寫也不是為了刻意的解開一些曆史謎題,而是為了一點點的讓楚漢争霸的群雄們逐漸登場!”劉旭笑道“曆史上群雄的登場都比較突然,雖說這符合曆史規律,但是卻不具備小說的戲劇性。”
“所以我要在盡可能的符合曆史的情況下,給他們創造平行交錯的機會,這樣未來當英布等人登場的時候,不但不會讓讀者感到突兀,還會有一種原來早就埋下了伏筆的感覺。”
“就拿這一段英布和劉邦的交往來說,看似是為了可以的營造劇情,但其實不然!”
“首先這段劇情可以體現劉邦的性格特點,那就是具備英雄氣概的同時,也非常的無賴。”
“他釋放了身為通緝犯的英布,就是出于英雄惜英雄這樣的豪邁。而他帶着英布去自己哥哥家吃飯,那就是他本人的小氣和無賴了,畢竟劉邦可是未來會封自己的哥哥的兒子為羹颉侯的男人”劉旭哈哈大笑道。
所謂的羹颉二字,指的就是用飯勺來刮鍋底,表示自家也沒飯吃了。
劉邦還沒有造反的時候,為人既無賴又豪氣,經常帶着狐朋狗友來家裡吃飯。
但劉邦本人不種地,也看不起那些種地的農民,反倒是他可憐的老婆呂雉為了養活兩個孩子,這個平日裡在呂家十指不沾陽春水的女人,居然不得不下地耕田,給一家老小洗衣做飯,短短幾年的家庭主婦生活,就把她從一個嬌滴滴的美娘子,變成了一個粗糙的村婦。
劉邦家裡是沒有糧食的,那就隻能帶朋友去自己的大哥劉伯家吃飯。劉伯為人老實,從來不對弟弟多說什麼,但劉伯的妻子,也就是劉邦的大嫂卻非常憤恨。
于是每次當劉邦帶人來自己大哥家吃飯的時候,大嫂就用鍋勺用力地刮着鍋底,同時發出很大的聲響,告訴劉邦自家已經沒有糧食,别想着到自己家來蹭飯吃。
劉邦對此感到非常的羞惱,所以等到後來登基稱帝之後,就封自己大嫂的兒子劉信為羹颉侯,做為報複。
由此就可以看出,劉邦這個人吧,要是活在現代,那妥妥的要被女Q活活打爆的。
“不過這些都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給楚漢争霸過程中的一個重大變故,再增加一個合理的解釋”劉旭說道這裡,表情變得有些嚴肅了起來。
“主人說的可是英布背叛項羽的事情?”曆史上,英布一直都是項羽最信任的将領,後來項羽分封天下,還把英布封為九江王。英布也對項羽非常的忠心,率兵殺死義帝這件事情,就是英布幹的。
可是結果在楚漢相争,項羽和劉邦對峙的最為關鍵的時候,英布居然背叛了項羽,導緻項羽的後方被切斷,腹背受敵,這也是項羽最終失敗的重要原因之一。
那麼問題來了,一直對項羽忠心耿耿,而且隻要跟着項羽就能夠平步青雲的英布,為什麼最後要背叛項羽呢?
這一點讓項羽自己也想不明白,在項羽看來,這就和糜芳會背叛劉備一樣,是不可思議的事情。
當然了,史書上對此也有非常詳細的記載,主要是英布當了九江王之後就對項羽陽奉陰違,面對項羽的命令執行的也非常散漫,于是項羽派人像罵兒子一樣的罵了英布好幾次。
而劉邦又派了一個狠人作為說客去說服英布,英布猶豫不決,這個狠人就在英布面前,直接殺掉了項羽的使者,讓英布徹底得罪了項羽,逼得英布不得不造反。
這個邏輯看上去非常的完善,但有一點還是不明确,那就是為什麼英布當了九江王之後就開始不聽話了呢?畢竟項羽一直都是英布的領導,對英布也很不錯,英布沒有陽奉陰違的道理。
而有了這段劉邦義釋英布之後,就有了比較合理的解釋,那就是英布感念當年劉邦釋放自己的恩情,面對項羽要求自己出兵攻打劉邦的命令有些抵觸,所以執行的非常散漫,陽奉陰違,這一切就圓的非常合理了。
當然了,曆史上真實的原因,應該是英布害怕項羽未來會掃平諸王,讓他無法再繼續安心的當他的九江王,所以想要讓劉邦和項羽一直打下去。
總之,這是劉旭的個人想法,未來在寫《西漢通史》的時候,劉旭是為把真實的曆史給寫上去的,不會加入這些自己想象的劇情。
第199章
一如從前
“現在幾點呢?”把三章全部寫完,劉旭因為疲憊的躺倒在椅子上,此時他已經有将近20個小時的時間在持續寫作了,要是平時,劉旭早就困得受不了了,但此時,劉旭依然還在支撐。
“13:30,還有半個小時的時間!”蔡文姬道。
“把那27章全部删除,再換上新的章節吧!”劉旭擦了他自己的眼皮道,他此時甚至都沒有精神更新了,好在蔡文姬不會疲憊,幫着劉旭開始更新。
在點擊确定要删除已有的27章的時候,蔡文姬還是非常猶豫的,直到劉旭再一次命令她删除,她才将之前更新的章節全部删除,然後飛快的換上了剛剛寫好的九章。
劉旭閉着眼睛休息幾分鐘,然後忽然又睜開眼睛問道“讀者群裡面的反應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