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第2頁)

  “但我認為不應該這樣,越王勾踐是一個很有能耐,也即擅長忍耐的人,與其讓他作為奴仆,倒不如直接殺了他,然後立他的兄弟為越王,讓他的兒子與他的兄弟互相殘殺,這才是能夠永遠鎮壓越國的辦法!”

  “但是現在,不但不殺他,還将越王勾踐放了回去,這條充滿了野心的毒蛇,一定會返回頭來狠狠的咬吳國一口,有一種極為不祥的預感!”

  此時視頻還剩下三秒鐘左右,同時大殿裡面響起了太監尖銳的嗓音道“越王勾踐,遣大夫範蠡送美女西施,鄭旦,為我王侍奉!”

  然後畫面轉到了大廳,兩位美女一前一後,低着頭小心翼翼的走進了吳國的大殿之中。

  此時走在最前面的西施似乎感應到了什麼,緩緩的擡頭一看,正好與拍攝的攝像機形成了一個經典的對視鏡頭。

  此時此刻,在這個鏡頭裡,西施那燦若星辰的眼睛裡面,充滿了仇恨,恐懼,還有痛苦!

  “不,我仿佛已經看到了吳國滅亡的時刻!”在這一刻,鏡頭徹底定格,同時旁白中響起了伍子胥那無力和痛苦的聲音。

第278章

四大美女誰最美?

  若幹年後,有人是這樣評價這段VCR的。

  “有些視頻,600分鐘下來,你都記不住哪怕一幀的畫面。但也有一些視頻,僅僅是擡頭的那一刻,那一幀,就直接秒殺了其他所有的視頻。”

  “在此之前,沒有人想過,女主角可以在60秒的視頻裡面隻出現一秒。也沒有人想過,這一秒鐘就能夠擊敗所有的對手,迷住現場所有的人。”

  沒錯,這就是後來人對這段視頻,或者說是對西施那擡頭一瞬所感覺到的巨大沖擊。

  就這麼擡頭的一個瞬間,西施那無與倫比的美貌,配上複雜之極的情緒變化,所綜合形成的魅力,如同一把把的飛劍,直接刺入了所有觀衆的心尖尖上,看的他們渾身發麻,呼吸急促,仿佛整個靈魂都被西施給凍住了。

  如果有人曾經說一個女人的美貌就可以滅亡一個國家,他們或許會不相信,但是在看到西施的美貌之後,那這一切似乎也都理所當然了。

  而這一刻,他們似乎也完全理解了那本短短的《越女劍》,理解了女主角阿青為什麼擊敗了3000人才趕到西施的面前,但就因為看了西施一眼,居然直接扭頭就走的。

  因為西施的美貌也同樣震撼到了他們,他們願意被這一眼,就直接望穿了一切。

  某位曾經這樣評價過華夏古代四大美女,也就是西施,昭君,貂蟬,還有楊貴妃,認為其中隻有西施是真美女,其他三人都不如西施。

  首先就是貂蟬,因為貂蟬曆史上是不存在的,是三國演義生造出來的,所以貂蟬根本不能夠去評價美貌。

  然後是王昭君,王昭君的美更多是政治因素,因為王昭君是和親到了匈奴,然後讓匈奴的呼韓耶單于歸順了漢朝。這裡面王昭君的政治功勞占據了主要因素,如果真論美麗的話,王昭君很有可能是4個人裡面最醜的。

  剩下的就是楊貴妃與西施了,這兩位的美麗似乎難以比較。

  楊貴妃的美麗也是毋庸置疑的,畢竟這是真正的傾國傾城級别的美女。

  傾國傾城不是比喻,而是真正的名詞,就是字面上的意思,雖然說将安史之亂的原因歸結在楊貴妃的頭上肯定是非常過分的,但你能說楊貴妃本人就沒有一點責任嗎?

  後世很多人喜歡洗楊貴妃,說她隻是一個單純的女人而已。

  這裡不是在開玩笑,楊貴妃是真的要負一定的責任的,否則為什麼當時幾乎整個禦林軍都集體要逼李隆基殺了楊貴妃呢?

  如果不是楊貴妃真的惹了衆怒,讓這些底層的士兵都忍無可忍,否則他們幹嘛要冒着得罪皇帝的危險,也要發動這場兵變?

  而且這場兵變的目的真的就是為了殺死楊貴妃,而不是弄死李隆基,所以楊貴妃對于安史之亂肯定是要負一定責任的,但責任的大頭是在李隆基本人身上,他才是罪魁禍首無疑。

  言歸正傳,雖然說楊貴妃的美貌是傾國傾城的級别,但因為唐朝時期是以豐滿為美,講究女性的身材要有極為圓潤的曲線,同時根據李隆基親手畫的楊貴妃仕女圖來看,楊貴妃确實是非常豐腴的。

  在唐朝的時候楊貴妃可能是極美的,但是就現代人的眼光而言,楊貴妃的美麗那就要大打折扣了。

  最後剩下的就是西施了,同樣是曆史中真實存在的人物,同樣是傾國傾城級别的美麗,楊貴妃毀掉了半個大唐,但西施是真真切切的滅掉了整個吳國,而且之後吳國的再一次獨立立國,還要等到1000多年後額孫權頭上了。

  同時還能夠讓範蠡這樣一個對功名利祿癡迷到了極點的人,甯願放棄自己在越國得到的一切,也要帶着西施逃跑,這份美麗也是極為強大的,再加上西施在史書上明确記載了身材非常苗條,符合現代人的審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