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說所有讀者都能夠感覺到,作者是想要完善的描寫出一整個世界的方方面面的曆史推演出來,但這也導緻小說前期的劇情實在是有些無聊了,也就是中間項梁去世的段落有些激情,但很快随着劉邦去轉而攻略關東各地,劇情也就重新平靜了下來。
而且此時劇情又進入了一個相當糟心的部分,那就是項羽被宋義壓制住的劇情。
章邯在擊敗了項梁之後,就率領20萬秦軍彙合了王離的邊軍,總共20萬人,輕松的就擊退了趙國的部隊,然後将趙王等人圍困在了钜鹿城裡面。
而楚懷王派遣宋義和項羽共同率領5萬楚軍去支援,其中宋義為上将軍,項羽為次将軍,範增為末将軍。
但問題是宋義率領軍隊抵達了安陽之後就不再行動了,根本不繼續去救援趙國,而是坐視圍困钜鹿城,足足等待了46天的時間。
這讓項羽心急如焚,因為章邯殺了他的叔父項梁,所以項羽是極為迫切的想要殺了章邯報仇的。但宋義偏偏壓制住軍隊,就是不讓項羽進攻。
這段劇情大概有三章左右,全部都是項羽如何心急如焚的想要渡河救援,但宋義又有各種理由來拒絕項羽。
反正這段劇情看的讀者們非常的糟心,同時又非常的絕望,因為有不少讀者甚至是非常支持宋義的。
宋義也對項羽詳細的解釋過為什麼不去進攻的意圖。
宋義表示,章邯隻用了20萬人就徹底擊潰了您的叔父項梁,這證明章邯這個人非常善于用兵。
而另一邊前來支援章邯的是王離的長城軍團,這支軍團是一直駐防在長城地區的,原本是用來抵抗匈奴的部隊,他們本身就是整個秦朝最為精銳的力量,王離還是王翦的孫子,是秦國的将門世家,能力不會比章邯差多少。
這兩個人都是人中龍鳳,他們的20萬大軍相加,便是40萬大軍,如此龐大的軍隊聚集在一起,如同泰山壓頂一般的令人心驚膽戰,這樣的軍隊,絕不是能夠正面對付的。
而另一邊,雖然各國諸侯都派領軍隊前來支援趙國,其中楚國5萬,齊國10萬,魏國和韓國加在一起也就隻有3萬,燕國也僅僅隻派出了2萬人而已,哪怕再加上趙國的5萬軍隊,整個聯軍雖然号稱也有40萬大軍,但其實僅僅隻有25萬人而已。
而且這25萬人心不齊,每個人都在思考着自己的利益,所有前來救援的軍隊哪怕距離钜鹿城隻有區區不到30裡而已,但全都裹足不前,根本不敢和秦軍的正面交鋒,遠遠的待在山頂上,一旦秦軍來襲擊他們就立刻逃走,指望這樣的軍隊聯合在一起擊敗秦國,是根本不可能的事情。
所以我們也隻能像其他國家的軍隊一樣,在安陽等着,等待局勢的進一步發展!
“那我們就眼睜睜的看着章邯擊敗趙國嗎?”項羽怒斥道。
“不錯!”沒想到宋義居然非常幹脆的承認了“趙國肯定是會被擊敗的,但張耳和陳餘這兩個人我非常了解,他們善于逃跑,絕不會這麼容易死在钜鹿城,他們一定會找到機會重新東山再起的。”
“但是相反,秦國拿下了趙國又能怎樣呢?他們的下一步是做什麼的?”
“那當然是來進攻我們了!”項羽沒好氣的說道。
“不錯,章邯下一步肯定是逐個地掃平六國,但趙國剛剛平定下來,還有大量的趙國舊貴族準備起來反抗,那章邯是不是需要留下個幾萬人馬來鎮守趙國呢?”
“同樣,他如果去進攻齊國的話,等拿下了廣闊的齊地,是不是又要留下10萬人馬來鎮守齊國呢?”
“燕國,韓國,魏國都是同樣的道理,章邯能攻下來,那就必須要派軍守住,守不住的話這些地方就會重新造反。而此時秦國在各個國家的基層力量已經全部崩潰了,章邯隻能重新派遣自己的軍隊來鎮守城池,如此一來章邯的40萬大軍就會被左右分割,最後能夠用來進攻我們楚國的可能隻有不到10萬人而已,這才是我們擊敗章邯的時候!”宋義一臉認真的說道。
“現在的秦軍,是緊緊的捏在一起的一個大拳頭,我們的5萬人隻是一個雞蛋而已,拿我們的雞蛋去硬碰硬的撞擊這個拳頭,隻有死路一條,雞飛蛋打這一個結局而已。”
“相反如果我們想辦法讓這個拳頭張開,變成一個手掌。而我們将雞蛋用凝聚成一把鋒利的刀,那隻要輕輕的往前一刺,就能夠瞬間刺開整個手掌,将秦國的手,釘死在他的墓碑上!”宋義道。
第312章
上将軍,您會用劍嗎?
在後人談及楚漢争霸這段曆史的時候,宋義其實一直是一個不太光彩的角色,很多人甚至認為這就是一個奸臣,是楚懷王專門用來壓制項羽的小醜。
但劉旭是研究過宋義這個人的,在楚國滅亡之前,宋義本身就是楚國的令伊,這個位置和後來的丞相差不多。
雖說宋義是在楚國丢失了大部分領土,前任秦國的丞相,也就是昌平君熊啟繼位楚王之後認命的令伊,是一個末代臣子,但能夠被認命為令伊這樣的官職,證明宋義當時在楚國還是有着極大的名望的。
而最能夠展現宋義能力的一點,其實是宋義保護後來的楚懷王熊心的事情。
當時因為昌平君的背叛,秦國人對于楚人非常的惱怒,幾乎殺光了楚國所有的公室貴族,對剩餘的楚國王孫們各種追殺,在這種情況下還能夠保護住熊心,讓他不但躲過了秦國的追殺,最後還順利的繼位成為楚懷王,這份隐藏自身的能力絕對是數一數二的,整個楚漢争霸可能也找不到第2個在隐藏方面能夠勝過宋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