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章(第5頁)

  “先生,情況是這樣的!”張仲景再一次充當了解說的工作,把情況大緻的說明一番之後主動問道“敢問先生姓名?”

  “不才,在下扁鵲!”此人沒有隐瞞的意思,非常幹脆的就表明了自己的身份。

  而這個名字的效果是相當震驚的,之前夏無且報出自己的身份,華佗就跪下了。

  而扁鵲爆出自己的身份之後,不僅僅是華佗,張仲景和夏無且兩人都集體的跪了下來,朝着扁鵲磕頭,高呼老祖宗萬福,這倒是把一直淡定無比的扁鵲給吓到了。

  但這種情況也很正常,因為扁鵲幾乎是所有中醫的老祖宗。

  在扁鵲之前,華夏的醫生基本上都停留在對症下藥的基礎上工作。

  對症下藥聽上去似乎是一個不錯的褒義詞,但是就醫生而言,對症下藥其實是一件非常無奈的事情。

  因為這代表着醫生,隻能夠通過患者的口述,或者是觀察實際的傷口和病情,來判斷出患者得了什麼病,然後再給出相應的藥方治病。

  這個過程聽上去似乎沒什麼問題,但這也是最大的問題,因為所有的病症,除了那些能夠直接暴露在外的外傷之外,剩下的病情就隻能夠從患者的口中來了解了。

  而每一個患者對于病痛的描述都是非常單一的,他最多隻能說某個地方很痛,某個地方很麻什麼的,這又無法具體形容出這種疼痛和酥麻的感覺是什麼,很難讓醫生做出正确的判斷。

  而很多不同的疾病都會造成同樣的效果,就拿日常最頻繁的發燒來說,能夠引起發燒的原因最少也有上百種,而他們引發的唯一病症效果就是發燒,你說醫生該如何對症下藥,在上百種病症中找到真正的病因,然後再給予藥物呢?

  總而言之,在扁鵲之前,醫生們是無法更多的了解患者的情況的。

  直到扁鵲總結出了四種來觀測患者病情的辦法,分别是觀察患者的外形,臉色,一些身體部位的狀态。

  然後傾聽患者口述的各種病情。

  之後便是詢問,扁鵲總結出了一套非常高效的問題,一般隻需要問上五六個,就能夠幫助醫生排除掉大部分的選項了。

  而最後一個也就是最牛逼的,就是切脈法,也就是中醫最傳統的技能把脈了,通過感知一個人脈搏的變化,進而感知人體内部的情況。

  沒錯,把脈這種技術就是由扁鵲發明的,在此之前人類還沒有把脈這項技巧,或者說就算有也不夠完善,沒有形成系統的理論。

  直到扁鵲加以總結,然後記錄在自己的書中,再加上廣收弟子,最終扁鵲的醫療理念徹底的在全國推廣開來。

  相信一些聰明的讀者已經發現了,扁鵲總結出來的4個辦法不就是最中醫傳統的望聞問切嗎?

  事實确實如此,而望聞問切是所有中醫都必須要掌握的基礎技能,那研發出了把脈技術的扁鵲,自然也就成了所有中醫的老祖宗了,所以扁鵲在華夏内也有醫聖的美名。

  毫不客氣的說,扁鵲就是所有中醫的老祖宗,而華佗,張仲景和夏無且自然全部都是最頂尖的中醫,跪拜自己這位老祖宗也是理所當然的事情。

  扁鵲對于三位徒子徒孫的跪拜,隻是一開始有些不适應,但很快就坦然的接受了他們,然後把三人召喚到身邊,詢問許多有關醫術的問題,祝其樂融融的模樣。

  “我在把神農映照過來!”劉旭心中有些壞壞的琢磨道。

  神農無疑是所有醫生的老祖宗,扁鵲見到神農也得乖乖跪下,畢竟扁鵲隻是總結出了望聞問切4種方法,而神農是真的開創出了整個中醫的醫療體系的。

  不過劉旭想一想也就算了,畢竟現在神農有更重要的工作要做,一旦自己将他映照過來,那如何重新收回汪東的身邊就又是一個大問題了。

  劉旭想着有這4位應該也就足夠了,于是讓他們帶齊了各種藥材,之後劉旭便毫不猶豫的一腳邁進了大門之中。

  這扇空間之門本身并沒有什麼問題,劉旭在穿越的時候甚至都沒有任何異樣的感覺,很快就來到了白象世界,見到了依然還在不斷擴大的巨型營地堡壘。

  同樣也很快的,劉旭就感覺到了體内很快又出現了各種各樣感覺,其中有痛苦,有蘇麻,有發脹,也有虛弱等等。

  “不好,主公已經被外邪侵蝕,速速給藥!”華佗第一時間就發現了劉旭的情況不對勁,立刻開口說道。

  對此另外三位醫生自然是非常認可的,可是當談及要給什麼藥的時候,意外卻發生了,扁鵲,夏無且,張仲景,還有華佗給出的藥方都不太相同。

  其中華佗和張仲景給的藥方,隻是有些許藥物不同,但扁鵲和夏無且卻是完全不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