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旭視察了一遍之後也覺得非常滿意,将負責指揮營地修建的魯肅表揚了一通,之後他就去了譚家村。
劉旭來這裡的消息并沒有告訴孫權,所以孫權依然在這裡勤勤懇懇的給孩子們講解孫權版本的三國演義,不過孫權注定是白費力氣的,因為當劉旭來到這個世界的第一時間,他就感覺到了因果線的存在,證明諸葛亮的猜測并沒有錯,确實隻有作者本人抵達這個世界,才能夠接收到來自這個世界的因果線,以及相應的閱文之力。
“非常的濃郁的閱文之力!”劉旭稍微的感知了一下這些譚家村村民們提供的閱文之力,就感覺到非常的濃郁,每個人幾乎都提供了最少30點的閱文之力,而平均值更是高達50點左右,其中最強的是那些孩子們,他們每個人幾乎都提供了超過80點以上的閱文之力。
這是一個難以想象的數字,畢竟每個人最高隻能夠提供100點閱文之力,也就是說這群孩子們的全部精神娛樂,都在這一本三國演義上面,這樣才能夠提供足足80點以上的閱文之力。
而更加令人震驚的是,這群孩子裡面甚至還有三個人提供了100點滿值的閱文之力,這在作者的世界幾乎就是精神病的存在,但是現在看起來,這三個孩子個個生龍活虎,目光炯炯有神,顯然不是精神有問題,而是全身心的喜歡上了三國演義這本小說。
“這三個人可以好好的培養一下,未來會是最好的本土帶路黨!”劉旭淡淡的對身旁的徐庶,魯肅,以及孫堅說道。
“整個譚家村有多少人?”劉旭問道。
“報告主公,整個唐家村總共有786人,其中有161人是嬰兒,367人是未成年的孩子。”魯肅回答道。
“孩子怎麼這麼多?”劉旭有些驚訝,嬰兒加上未成年的孩子總共就已經高達528人,換句話說,成年人僅僅隻有260人不到而已。
“主要是這個世界想要活下來太難了!”魯肅苦笑着說道“這個世界的人似乎并沒有掌握農業技術,他們不懂耕種,完全依靠打獵來過日子。而打獵就會帶來巨大的傷亡,據說他們每一次出去打獵都會有1~3人受傷,而他們同樣不懂醫術,受傷的人隻能依靠自己的身體硬扛。”
“這1~3人裡面,平均會有一個人去世,每月平均會使三個人左右,一年下來就是36個人,譚家村的成年人幾乎都是消耗品,很少有能活到30歲以上的人。”
“不過我們計算成年人的标準與這個世界不同,我們是按照18歲成年的标準來進行計算的,但這個世界成年的标準隻有12歲,12歲以上的男孩子就可以參加戰鬥,女孩子就可以懷孕生子,這也是為什麼村子裡面嬰兒這麼多的原因。”
“因為村子裡面有規定,所有女性每年必須生一個孩子,如果無法滿足這個要求的話,村子将停止給她生活配給等等!”
“這也是為什麼村子裡面嬰兒如此之多的原因,因為幾乎每個成年女性都處于懷孕的狀态!”魯肅回答道。
“這哪裡是封建時代,這簡直是原始社會呀!”聽到這裡,劉旭不由的感歎道。
第344章
爵位與獎勵
但孫權得知劉旭已經來的消息的時候,劉旭已經離開了譚家村,重新回到了堡壘裡面,同時幾乎所有三國将領們都接到了回到堡壘的命令。
同時在洛陽宮裡面的三國群豪們,也接到了命令
然後他們就直接回到了劉旭的身邊……被劉旭一個重新映照給拉了回來。
“各位将軍和先生們,今天其實是我第1次來到這個世界,但也讓我對這個世界感到非常的震驚!”劉旭在台上,對着所有人說道。
“這個世界的殘酷,超乎了我的想象。這個世界的人民被如同豬狗一般的對待,男人不得不與危險的野獸搏殺,女性不得不淪為生育的機器,所有人的命運在生下來的那一刻就已經注定,他們的姓氏将成為他們永恒的夢魇,這樣的世界正确嗎?”劉旭高聲說道,本以為台下會反響熱烈,可沒想到除了幾個謀士在熱情的響應自己之外,大部分的人卻面無表情,又或者是一臉的疑惑。
“難道這樣有什麼不對嗎?”到底還是甘甯比較莽,自己就在台下說道,說的劉旭的臉色微微一變。
确實,好像這個世界的事情放在古代的華夏也是一樣的,男人雖然不需要與危險的野獸搏殺,但無時無刻都存在着戰争,以及盜匪,遊俠等等,還是讓每個人的性命都變得朝不保夕。
至于三國時代的女性,或者說整個華夏古代的女性,他們唯一的價值除了相夫教子之外就是生孩子了,所有的女性都束縛在家庭這個單位裡面,孩子生的多,生得好,就是她們最大的榮譽。
至于兩個世界的孩子,他們的命運其實在生下來的那一刻也都注定了,奴隸的孩子就是奴隸,佃戶的孩子就是佃戶,世家大族的孩子生下來呢,就是為了當官的。
而且三國時期還沒有科舉考試,選拔官員的辦法就隻有察舉制,也就是上面的官員來查看地方上有哪些人的名聲比較好,有讀過書,長得還比較好看,然後就可以選拔出來當官。
這種純粹的因人選官的制度,勢必會将官位一代代的在那些世家大族之中流傳,否則也不會出現四世三公的袁家了。
整個三國時期,劉備是皇室後裔,曹操則身兼夏侯嬰和曹參兩家的血脈,也就是孫堅的身份稍微差一些,據說老爹是個瓜農出身,但就算是瓜農,也是擁有上萬畝土地的瓜農,在當時也是土豪身家了。
更别說孫堅還自稱自家的老祖宗是孫武。
所以三國時代雖然不是以姓氏為尊的時代,但也是一個基本上以家族門閥為尊的時代,平民百姓的孩子幾乎沒有向上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