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章(第8頁)

  可項羽雖然猛,但卻無法阻攔自己身邊最忠誠的騎士們倒下,劉旭用了兩章來描寫,項羽在一路厮殺中是如何看到自己最後的騎士們各個慘死于戰場上的。

  于是等項羽來到了他命中注定的烏江邊上,見到了那個搖着小船前來接他度過烏江,去江東東山再起的烏江亭長的時候。

  項羽想起了那最後十幾個跟在他身邊,卻隻能一一因他而死的騎士,長歎一聲道“天之亡我,我何渡為!且籍與江東子弟八千人渡江而西,今無一人還,縱江東父兄憐而王我,我何面目見之?縱彼不言,籍獨不愧於心乎?”

  無愧于心的項羽已經沒有了活下去的想法,隻是當他看到身下還在思明的烏骓馬的時候,項羽便非常幹脆的翻身下馬,同時對那位烏江亭長道“老亭長您年事已高,一定需要一匹馬來代步吧。這匹烏骓馬從我小時候便跟着我了,性格其實非常的溫順,而且能夠日行千裡,同時隻要很少的食物就能夠活下來。今日我便将這匹馬送給您,請讓他跟着您一同去江東吧,讓他可以活下去!”

  看到這裡,許多讀者的心再也繃不住了,很多讀者都哇的一聲哭了出來。

  “我的霸王呀,您最後的溫柔,都在這了嗎?”

第543章

項羽和韓信

  “又開始了!”此時呆在洛陽宮中的,已經突破到了聖銜三級的劉旭。還來不及擦拭額頭上的汗珠,就又感覺到了腦海深處傳來的劇烈疼痛。

  劉旭明白,新的突破又要開始了。

  雖然此時劉旭的文創空間又增大了好幾倍,但是洶湧的閱文之力卻依然還在奔湧之中,尤其是随着霸王揮淚送别烏骓馬的劇情出現,整個劇情的張力又達到了一個新的級别,自然也将讀者的情緒調動到了一個新的高度。

  劉旭也非常自然的開始沖擊聖銜四級作者。

  而此時的項羽,也已經和那位烏江亭長告别,失去了胯下戰馬的他,隻能步行與追殺上來的漢軍交戰。

  隻是讓項羽感到奇怪的是,這些圍上來的漢軍士兵并沒有急着與他正面厮殺,反而是緊緊的圍成了一個大圈,似乎隻想将他困在圈子裡面,暫時沒有殺死項羽的意圖。

  正當項羽和讀者都感到有些疑惑的時候,這奇怪的舉動有了答案,原來是一個身材修長清瘦的年輕将軍,騎着馬來到了附近。

  而随着這位年輕将軍的出現,周圍所有漢軍士兵都不自覺的低下了頭,面露尊崇和敬仰的表情看着這個平凡的将軍。

  隻有項羽,再見到這個年輕人後先是一愣,然後笑道“這不是我的執戟郎中嗎?你這些年過的可好?”

  “承蒙項王挂念,韓信過的還算可以!”這個年輕人自然就是韓信了,也就是眼下統領整個漢軍40萬兵馬的大将軍,也是他一點點的将整個楚國的勢力給敲碎,最後又布下了十面埋伏,一點點的讓項羽隻剩下他自己最後一人而已。

  可以說項羽這最大的失敗就是落在韓信的手中,但項羽看見韓信,臉上卻還帶着笑容,這讓一向自信與自負的韓信不由的有些難受。

  因為這與他認知中的項羽截然不同。

  在他的印象裡面,項羽此時見到自己應該是暴跳如雷,拿起自己的武器,不管隔着多少距離都要将韓信給殺了報仇。

  畢竟韓信曾經是項羽的部将,結果現在卻成了項羽的掘墓人,項羽理所應當的應該擊殺韓信這個叛徒。

  但項羽卻在笑,似乎并沒有生氣,這讓韓信非常的不可思議,不明白項羽為何會如此。

  看來見項羽其實就是想要見到項羽氣急敗壞的樣子,好讓自己當年那郁郁不得志的人生有所慰藉。

  此時的項羽如果越憤怒,韓信就會越高興。

  相反,項羽一副已經淡然的,甚至還帶着笑容的态度,讓韓信更加的難受。

  “項王為何發笑?”韓信忍不住問道。

  “臨死之前還能夠見到當年故人,本王為何不笑?”項羽哈哈大笑道,但旋即又有些悲涼“當年我繼承了叔父的遺志,身邊共有百名執戟郎中,都是本王最親近與最信任之人。”

  “隻是當年巨鹿之戰,死了三十二人,後來攻滅章邯,又死了八人。與齊國作戰死了十六人,和劉邦作戰死了二十九人。”

  “而今日,最後的十四人也沒了!”項羽說完,看了韓信一眼道“本王本以為當年那百人已經全走了,卻不曾想其實還有一人尚在,本王如何不高興?”

  項羽笑得非常開心,韓信則面沉如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