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出發之後,汪潤為了忘掉痛苦,一直都全身心的投入到工作之中,就連手機都很少看,更别說在群裡面說話了,這也是群友們最近看不到汪潤的原因。
“我不管什麼,也不懂什麼女神,我就問你,你憑什麼說我的猜測是錯誤的!”之前做出推測的那人不服氣的質問道。
“因為這些是元始天王親口告訴我的!”汪潤淡淡的說道,瞬間就讓整個群裡面鴉雀無聲,也就在這個時候,群機器人又說話了。
“群機器人:,作者元始天王已經更新了第一章劉秀當為天子,歡迎大家閱讀。”
第582章
劉秀當為天子
淩日當空,群鴉翺翔,光暗潇灑,帝國大槀刺九霄,誰可知,大漢滅亡已有十年光陰。
有蔡少公者,五陵人士,蔡叔嫡脈,後其祖又學于孔聖,七十二弟子之一,家學淵博,秦漢之時亦家有藏書。
時至古文大興,乃獻于安漢公,大喜,封為長史,後新建,亦有加封,奈何年事已高,不數年辭去,在家每日以研究谶緯為樂,大有所得,聲名遠揚,為當時之大家,天子有所聞,又賜數千金,另其為太學祭酒,傳授谶緯之學,名聲日顯,為太學生重。
一日,乃蔡少公講學之日,然蔡少公不喜愚笨者,故其隻請太學生中名列前百者聽着,又有十數名太學博士旁聽之,外則有數百人窺視,能聽得蔡少公隻言片語,亦覺歡喜。
講述半日,蔡少公忽然笑曰“今日所講已完,但時日尚早,諸位可有所疑者,但問無妨。”
“祭酒在上,學生恰有疑問!”有一生起身敬曰,此人身高七尺,面如冠玉,當真是一美男子者也。
“但問無妨!”
“是,學生聽聞,市井之間有谶書名曰《赤伏符》,乃雷劈巨石,石裂而出,為林間老農所得,傳于市市井,小兒傳唱坊間,長安處處可聞,曰:劉秀發兵捕不道,四夷雲集龍鬥野,四七之際火為主。”
“學生研究一月,苦思冥想,卻始終不得其要,所以詢問先生,還請先生為學生解惑!”
未曾想,蔡少公聞之勃然色變,起身曰“此乃不祥之物,豈可研究?爾還是速速忘記為妙。”
然此生卻不願,苦苦哀求,隻望蔡少公為其解惑,蔡少公感其所誠,隻得歎曰“今日之後,吾恐難見冬梅之日,但汝為吾學生,吾為師。師者,傳道者也,學生有所惑,師豈能不解。”
言罷,蔡少公端坐,衆人亦端坐,蔡少公乃言“劉秀者,人名也。發兵者,起大軍也。不道者,乃天地也。”
“此句之意,乃是天地不道,綱常倫亂,民怨沸騰,天殘地缺,一片混沌。唯有名曰劉秀者,能夠發兵捕捉不道,還天下太平。”
“四夷者,非古之四夷,乃是四方之師,未來天下混亂之時,定有四方真龍混戰于天下,鬥亂不休。”
“此句之意,乃是天下大亂之時,恐有四人稱帝,自稱天子,但真龍者,唯有此劉秀也。”
“四七之際火為主,此句甚難,吾也不知其所意,猜測之下,當時四七交錯之機,得火者乃天下之主也!”
“是故,此書之意,劉秀當為天子。”
蔡少公言罷,殿内一片寂靜,無人敢言。
衆人初不明蔡少公初為何不敢言,今聽聞其言,乃知此乃大不敬之語,按天子之脾性,蔡少公恐難有安甯也。
随即有人起身怒曰“祭酒為何如此怨恨我大新,竟咒我大新天下混亂。天子遵循古制,大辟天下,複井田,釋奴婢,改币制,開四方,乃亘古未有之天子,聖人再世也不過如此,我新之天下,定可長治久安,萬年不衰,哪有天下大亂之理!”
蔡少公聞之不敢言,額頭滿是汗水,坐立難安,幾欲離開。
此時有太學生,名曰鄧禹,開口言曰“兄台不必如此憤慨,天下皆知我大新乃是聖人治天下,斷無天下大亂之理。想來此等谶書,絕非天降,乃是有心之人惡意為之,試問,林家隻有獵戶,何來老農,山林豈可耕種呼?徒增笑料爾!”
“此言大善!”蔡少公拍手笑曰“吾等不過是因錯就錯,淺作談資爾。”
蔡少公言罷便欲離去,結果鄧禹卻道“祭酒莫走,吾等既以為笑談,不如再以為樂,如果真有此劉秀者,當為何人?”
蔡少公心知自己已是言語有失,再多言空有性命之憂,是故不再發一言一語,閉口不言。然太學生等,無此憂慮,反是暢所欲言,衆人争論許久,最後皆曰“此劉秀定為國師劉歆,音同劉秀,天下唯有其之才德,可定亂世,也可平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