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章(第4頁)

  隻是某些人的讀者是很難安安靜靜的看小說的,尤其是讀者群裡面,永遠是鬧哄哄的狀态,而且還隔三差五的就要炸鍋。

  這不,此時這個群裡面又炸了。

  起因是這樣的,話說此時《漢光武》已經更新到了第60章,至于劇情推進到了哪裡,我們要從兩邊來看。

  一邊自然是我們的劉秀同學,他已經在造反了,但要說這個劉秀造反的過程,在讀者這邊看來是頗為無語的。

  首先是劉秀因為一句“劉秀當為天子”的谶緯,王莽就開始到處抓捕叫劉秀的人,于是我們的劉秀童鞋就活不下去了,直接跑回老家南陽去了。

  然後讀者發現,雖然劉秀沒有造反,但是他的哥哥劉縯卻結結實實的是在造反。

  劉縯造反的原因很複雜,一部分是因為自家老劉家的江山被一個叫做王莽的家夥給奪走了,大漢變成了大新,他們從皇親國戚變成了刁民,這自然是無論如何都接受不了的。

  其次就是劉縯也得到了一個谶緯,事情是這樣的,在劉縯還小,他爹媽還活着的時候,劉縯上街去玩,遇到一個姓張的老道士,看着劉縯就不放手,抓着他看了半天,然後感歎道“劉氏複興,李氏為輔!”

  劉縯那時候還小,傻傻的聽不懂,就是問了句“老先生,您說的是什麼意思?”

  “我的意思是說,你們劉家馬上要重新奪回天下了,而李家會輔助你們成就大業!”劉縯那個時候還小呀,他不覺得“你們劉家”這4個字說的很有可能是整個大漢的宗室,而是覺得說的就是自己劉家,那未來這個天子,肯定就是自己了!

  其實劉縯這麼琢磨的也沒有錯,隻是他回家以後才知道,他娘忽然早産,給他生下了一個名叫劉秀的弟弟。

  于是劉縯從小就立下了要造反的志向,處處都以老祖宗劉邦為榜樣,把自己家的産業賣了個精光,用來結交天下豪傑。而這些行為也确實有了不錯的效果,劉縯成為了遠近聞名的豪俠,有數千人認他為大哥,願意聽從他的指揮。

  而等到劉秀回家的時候,劉縯幾乎已經開始明目張膽的籌劃造反的事情了。

  結果劉縯這小子的手下犯了事,官府到處緝拿劉縯,劉縯還算有些理智,沒有選擇直接造反,而是跑到新野的姐夫家躲着去了,結果在姐夫家裡面遇到一個叫李通的。

  這個李通的人生和劉縯其實非常的有緣分,因為他也聽說過“劉氏複興,李氏為輔!”這個谶緯,他和劉縯說起這個故事,劉縯一拍大腿表示,這個預言我熟,這劉氏就是我呀。

  而李通也一拍大腿道“我明白了,這個李氏就是我呀,我就是命中注定要輔佐你當再造大漢的呀!”

  于是兩人又各自拍了對方的大腿,約定李家要傾盡所有的幫助劉家造反。

  然後李家滿門抄斬,隻有李通和弟弟李轶兩個人活了下來,跑去投奔劉縯,這劉縯一看,不造反不行了呀,于是拉着自己的所有兄弟,外加整個南陽李家一起造反,于是劉秀原本打算好好讀書,天天向上,最高夢想是執金吾和陰麗華的劉秀,就跟着劉縯一起造反了。

  而此時劉秀唯一的作用,大概就是家裡人擔心劉縯造反不成功,但是看到劉秀也跟着造反了,于是一起高呼“就連劉秀這麼老實的人都造反了,那我們還不跟着一起反了嗎?”

  之後在劉縯的指揮下,整個戰争還算順利,雖然劉縯全家死的就剩下劉縯和劉秀這兩個男丁,就連姐姐和幾個侄女都全部被官府給砍了,但是劉縯還是成功的攪動了天下風雲,然後王莽心驚膽戰的調集了四十二萬大軍,在王邑和王尋兩位名将的率領下,逼近了命中注定的昆陽。

第610章

2000個錦囊妙計

  “我認為,如果劉秀和他哥想要打赢這一仗,就必須要想辦法拉長敵軍的戰線,最重要的是拉長新軍的補給線,然後想辦法切斷他們的糧草。這就好像之前的官渡之戰一樣,哪怕袁紹的大軍數倍于曹操,但烏巢一旦被燒,整個袁紹大軍就瞬間崩潰,曹操也就打赢了這場以弱勝強的戰鬥了!”

  群裡面,一個名叫大秦軍師的群友,正在非常認真的分析道“所以現在劉秀應該立刻将昆陽内的所有守軍撤出,然後隐藏在附近的山林之中,同時在昆陽附近堅壁清野,讓敵軍無法在當地得到任何的補給,隻能夠依靠千裡迢迢的補給線。”

  “這樣等敵軍開始圍攻宛城的時候,他們的補給線就會徹底暴露出來。如此一來敵軍42萬的龐大優勢,就成為了他們最大的劣勢,這個時候劉秀再率領大軍,從山林中走出來,直接攻擊新朝的補給線,一定會讓敵軍不攻自潰的!”

  不得不承認,這位分析的還是很有道理的,同時軍事水平也是有的。

  “扯淡,你能想到這種主意,新朝的主帥就想不到嗎?而且軍隊裡面還有上百位當時的兵法家,他們肯定會差距到這個危險的。所以他們一定會想辦法建立最完備的補給線路,在補給線路上層層設立營寨,從而保證糧草的供應。”一個叫做簽收心動的群友反駁道。

  “兩位,其實你們的争論毫無意義,因為現在宛城根本就沒有攻打下來,事實上劉縯的軍隊才剛剛将宛城包圍起來,但防守宛城的就是之前提前發現問題,殺了李通全家的那個家夥,他一定不會給太多的機會,短時間内想要攻下宛城根本就是不可能的事情。”

  “等新朝的大軍到了宛城,雙方内外夾攻,劉縯絕對是必敗無疑的!”又有人駁斥道。

  “那你說要怎麼打?”大秦軍師和簽收心動兩個人同時反問道。

  “要我說呀,最好的辦法就是不但撤出昆陽,就連宛城也不要了,所有的軍隊全部上山去。根據作者的描述來看,新朝已經是徹底的不得人心了,他們的軍隊也是強行拼湊起來的,有一個共同的目标還能夠團結一緻,一旦找不到目标了,他們就會不戰自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