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章(第6頁)

  當然了,最重要的還是他遇到了孟轲大神的這個風口,于是就直接起飛了,成就了三天聖銜的傳說。

  但魏中華本身就是一個一般人,确實沒有什麼寫小說的天賦。

  那如果是自己去寫同人呢?

  如果自己像這位魏中華一樣,在西漢通史裡面找一位皇帝,然後按照已經準備好的主線劇情,詳細豐富的将這位皇帝的一生給寫下來,那自己是不是就是下一個魏中華了呢?

  可能自己無法再像對方一樣站在風口上實現三天聖銜的奇迹,但是以現在三國演義和華夏世界自身所帶來的恐怖流量,混個官銜的同人作者應該是問題不大。

  唯一的問題就是小說的原著者劉旭是否批準他們寫同人。畢竟一旦劉旭明确的表示反對,但所有已經寫好的同人小說都會被撤銷,而且劉旭作為原著作者也可以直接斷絕他們的閱文之力,那他們的努力也就白費了。

  大部分有這種想法的作者都堵在這裡,他們還在猶豫和觀望,但有一批作者們卻不管不顧了,他們在進行了簡單的商議之後,就集體決定不管了,直接一起開始寫華夏世界的同人文,結果如何,寫了之後再說。

  這些人就是文珍市文院的學生們了,他們在許樵夫的熏陶下,個個都是華夏世界的忠實粉絲,而且在許樵夫的要求下,他們對于華夏世界的了解可謂到了極為變态的程度,他們是真的把劉旭的小說當成一門課程來研究的,所以他們一旦開始寫起華夏世界的同人文,那絕對是得心應手的。

  最重要的是,他們看到了同人文背後的龐大流量,隻要他們去寫同人,那就可以跳過原創小說所需要的原始人氣積累,直接擁有海量的讀者群體,三天聖銜不指望,但三天官銜似乎也還是有可能性的。

  現在的文珍市實在是太脆弱了,需要大量的官銜作者來穩定占據,他們這些土生土長的文珍人不上誰上?

  所以他們決定直接莽上去,隻不過好歹算他們還有些良心,在莽了之後,就拜托許樵夫去請求劉旭,給他們合法的同人資格。

  “老師您怎麼看?”在許樵夫那裡得到了消息之後,劉旭若有所思的問道。

  “站在學生的立場上,我自然是反對的!”許樵夫歎了口氣道“正經的作者誰會去寫同人文呀,他們這是為了短期利益而放棄自己的未來,同人文的上限擺在那裡,我無論如何也是不可能支撐他們的。”

  “那可不一定!”聽了許樵夫的話,劉旭笑道“請問老師,您這些學生裡面,如果正常發展的話,能夠幾位官銜,幾位文銜?”

  “這個……”許樵夫呆了半晌,然後歎了口氣道“官銜的種子隻有一個,但成功率不到三成,這裡所有學生未來最好的結果,可能也就是文銜五級作者了。”

  “這就是了!”劉旭笑道“我的上限可是聖銜作者,他們既然是一群連官銜都困難的學弟學妹們,那同人文的影響真的還在嗎?”

  “……”許樵夫被劉旭怼的嘴巴一歪道“你是隻知其一不知其二,一兩個人寫你的同人小說,那确實有成就聖銜的機會。但是你的小說裡面又能容納得了多少本同人文呢?”

  “同人文也有自己的限制,那就是故事情節和主要角色不能夠大緻一樣,否則就是白白便宜了第1個寫這種劇情的同人作”

  “想要寫同人文,那就必須要寫其他同人文也不曾寫過的全新故事,我文院裡面都有200多名學生,你的華夏世界有本事容納得了200個不同的人物和不同的故事嗎?”許樵夫吐槽道。

  “200個?”劉旭愣了一下,然後笑道“老師,這件事情您不用擔憂,如果真的是在華夏世界觀的框架下寫同人文的話,那别說是200個不同的人物和故事了,就算2萬個不同人物和故事,華夏世界也容得下!因為他就是有這麼多的人物和故事!”劉旭擲地有聲的說道。

第659章

283本同人

  在得到了劉旭的允許之後,文珍市文院的同學們,都在三天左右的時間内發表了自己的華夏世界同人文小說。

  聽上去似乎沒什麼,但如果不是對華夏世界有深入的了解,仔仔細細的把劉旭的小說都給研究透了的了,是不可能在短短三天的時間裡面就集體發表各自的小說的。

  隻不過這些同人文小說的題材也相對集中,幾乎寫的全部都是王侯将相的故事。劉旭抽了個時間将這些師弟師妹們發表的同人文小說都給統計了一下,總共有283本。

  其中有280本,主角都是皇帝,其中人數最多的一個皇帝是昭烈帝劉備,足足有46本小說都是以劉備為主角,講述如果自己穿越成了劉備,該如何逆轉三國,一統天下的。

  而排名第二的皇帝就不姓劉了,他姓項,足足有38本小說講述的都是穿越成了項羽,然後如何擊敗劉邦,一統天下的。

  除此之外,還有穿越成曹操和孫策了,甚至還有穿越成王莽的,唯獨就是沒有穿越成孫權的。

  由此可以看出,絕大部分的同人文主打的還是改變曆史,彌補原著小說中遺憾的套路,主要也集中在三國演義和楚漢争霸這兩本已經完本的小說裡面,相關的小說加在一起總數達到了200本。

  剩下的80本,則大約是受到了魏中華的啟發,打算寫劉旭原著裡面沒有寫過的曆史劇情,就像《大漢宣帝》一樣。

  于是西漢的其他皇帝們紛紛也有了自己的同人小說,其中漢惠帝劉盈和漢武帝劉徹成為了重點對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