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章(第10頁)

  “問吧,當你問出這個問題的時候,你就已經問出來了!”易天籌淡淡的說道,他想起了在某個時候,自己和某人說話的時候,他也是這麼揶揄自己的。

  “是,徒兒也記得老師在課堂上講過,封神一定要天人感應。徒兒雖然不知什麼是天人感應,但這這似乎……”

  “這你就不必擔心了!”易天籌擺擺手道“其實為師早就已經天人感應成功了,隻是奈何閱文之力始終無法達到那個門檻”

  易天籌說出這話的時候,整個人都很是怨念。

  “是!”圖靈乖巧的不說話了,但易天籌卻接着說道“徒兒,接下來的時間,你就呆在這個世界裡面學習寫作的知識,等為師封神成功之後,再帶你殺回去,讓大作協的那些蟲豸們也知道我們師徒兩個的力量!”

  “是,師父!”

  “恩”

  “可是師父”

  “什麼?”

  “蟲豸是什麼意思?”

  “是某個蟲豸發明的口頭用語!”

  ——————————

  “哈欠!”劉旭不知道有誰在念叨着自己,此時的他,依然還在對自己文創空間裡面的那個秦漢小世界進行着測試。

  就在昨天,在手下的勞煩了孫叔通,蕭何,還有張良三位秦漢時期的大家之後,劉旭終于順利的将《越女劍》給翻譯成了小篆的文字版本。

  本來劉旭是想要同時翻出戰國七雄不同的文字版本的,奈何其他負責翻譯的人紛紛向劉旭表示,七國現有的文字根本無法一字一句的翻。

  畢竟兩者之間相隔了2000多年的時間,很多簡體字都沒有對應的文字,最關鍵的是小說裡面許多日常用語和成語,在秦漢時期都是不存在的,所以需要先把《越女劍》給譯成秦漢時期的文章,之後才是翻成當時的文字,也就是要進行完整的翻譯才行。

  但翻譯從來不是一個簡單的工作,普通文人根本完成不了,隻有那些文學大家們才能夠搞定,否則也不會有翻譯家這樣的頭銜了。

  整個翻譯工作就隻能交給孫書通,蕭何,以及張良三人來合力完成,先翻成小篆的版本,之後再翻成其他6個國家的文字。

  所以昨天小篆版本的《越女劍》第一個完成,之後劉旭讓早已準備好的印刷廠,直接印刷了上萬本,然後劉旭就直接投放到了秦漢世界裡面去了。

  當然了,秦漢時期肯定是沒有現代的印刷廠的,事實上那個時候連紙張都沒有,按理說劉旭應該把《越女劍》弄成竹簡,這樣才符合時代背景嘛。

  奈何這個世界哪有制作竹簡的設備,也不存在能夠在竹簡上快速刻字的人才,劉旭就算可以映照出相應的設備,但短時間内也無法完成。

  最關鍵一點是,竹簡這玩意重呀,而且竹簡上根本刻不了幾個字。

  一本12000字的《論語》,被分為了8卷不同的竹簡,每個竹簡的重量大概在一斤左右,一本《論語》就是四公斤的重量。

  而《越女劍》足足有19000字,大概需要13卷竹簡,重量高達6.5公斤,攜帶起來就足夠你累個半死了。

  這也是為什麼古代一旦發生了戰火,就會有大量的文獻丢失的原因,實在是這些竹簡重量太重,而且數量又極為龐大,平時搬家的時候需要用馬車來裝,而且一裝就是幾輛大車。

  同時也是成語學富五車的由來,意思是一個有學問的人,最少也要看完能夠填滿5輛車的竹簡。

  太平時候還能夠這樣裝車帶走,但是在戰争的時候,那根本就無法帶走,最後隻能付諸一炬。

  西漢時期的伏生,最大的功勞就是在逃難的時候,把所有的竹簡全都藏在了牆壁的夾縫裡面,成功的保住了一部分儒家典籍,而這些儒家典籍就連大漢朝廷也沒有,如果沒有伏生的話,那儒家估計也就斷了一半了。

  所以如果劉旭将大量的《越女劍》竹簡投放到秦漢世界的話,那估計恐怕也麼有多少人能夠撿回去。

  于是劉旭就索性直接用紙印刷了丢過去,就當是從天而降的神迹好了,這樣也能夠引發轟動效益,讓秦漢世界的人對此充滿好奇,第一時間把自己的小說給看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