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是如此!”張良随即拿着地圖,根據地圖上種種信息來解釋,最終推斷這天下确實是個球“其實先賢早有猜測,聖人留下來的典籍中,便有推斷,認為天地很有可能是個球形,隻是覺得過于難以理解,這才沒有多言”
“難以置信!”劉邦感歎道。
“這麼說來,天下之大,皆為大漢,征服諸國,聚民萬萬,兵鋒橫掃,漢統全球。這句話就很好理解了,高天上帝是告訴我們,地圖上所有的領土,都是我們大漢的領土。您要征服天下諸國,同時養育萬萬名百姓,之後領兵橫掃天下,一統全球!”張良指着這地圖說道。
“一統全球,這怎麼可能……這怎麼可能!!!”劉邦的身體不由的顫抖了幾下,他又不是什麼狂妄之徒,他非常清楚的知道,想要統治一大片土地,究竟是多麼困難的事情。
哪怕是已經掌握在手中的大漢江山,劉邦也明白一己之力是不可能統治的,畢竟自己的一個命令,如果從大漢的長安發往南邊的長沙的話,哪怕是一路快馬疾馳,那也需要将近半個多月的時間才能夠抵達,一來一去之間就是一個月更多的時間,一旦當地發生什麼突發情況,黃花菜都涼了。
而來自長安地區的各種物資想要運往長沙的話,難度自然就更加的驚人,而想要穩定的統治一塊區域,那就必然要做到物資和命令的迅速調配和發出,劉邦根本不可能做到這些,所以劉邦本來已經打算讓那些異姓諸侯王們去統治那些區域了,根本就沒有考慮過要由自己來統治的可能性。
而現在高天上帝交給自己的任務就更加恐怖了,大漢目前所處的一整塊大陸,看上去似乎還不到整塊大陸面積的5%,且不說自己究竟該如何打下這些土地,在打下土地的過程中又該如何調配各種軍需物資,光是日後怎麼統治他們,就讓劉邦整個人都快要麻了,所以劉邦認為這根本就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務,可他偏偏又不敢說,害怕自己僅僅隻是發出這麼一個聲音,就會得罪無所不能的高天上帝。
“陛下不必擔憂,高天上帝并沒有說陛下需要多長時間來一統全球,陛下有太子,太子有太孫,太孫之後亦是無窮盡也,陛下和後世子孫隻需要時刻牢記高天上帝的命令,盡力一統全球,也是符合高天上帝的旨意的!”
“況且高天上帝還要求我大漢有萬萬子民,眼下大漢子民最多兩千萬,如果想要萬萬,則非是百年時光不可,所以這絕不是一朝一夕的命令,要陛下在有生之年一統全球,而是此乃我大漢的萬世之功也!”張良勸說道,劉邦這才滿意的點點頭道“不錯,正是如此,我當殺白馬起誓,要後世子子孫孫一統全球,實現高天上帝的聖令,如此我劉氏方可千秋萬代也!”
“不過,這第三個聖令又是何意!”劉邦念叨着“百家為從,墨道為主,百工技巧,天下之基,莫非是讓我罷黜百家,獨尊墨家不成?”
劉邦當年也是給信陵君當過門客的,見多識廣,所以他還是知道什麼百家和墨家的。
“非也!”張良立刻道“陛下,這并非是罷黜百家,獨尊墨家的意思,如果高天上帝是這個意思的話,那就應該說百家為從,墨家為主了。但這裡說的卻是墨道為主,所以指的其實是墨家和道家這兩個學派。”
“原來如此!”劉邦恍然大悟,而蕭何則意味深長的看了張良一眼,感受到蕭何的目光,張良有些不自在,隻能勉強的笑了笑。
“陛下,高天上帝的意思,應該是讓大漢以墨家和道家的思想和理念來治國,其中尤以墨家的理念為主,要求天下人兼愛,非攻,如此自然天下大治,人口也能夠節節攀升,符合高天上帝要求的萬萬人口”蕭何笑道“道家的話為輔助,天下疲敝久矣,百姓需要時間來修身養息,如果以道家思想來治理天下,讓百姓少勞役,少稅負,朝廷少指揮,天下自然能夠快速的恢複起來,此乃天道也!”
“那百工技巧,天下之基又作何解釋?”劉邦問道。
“百工者,工匠也,高天上帝的意思,就要讓我們善待工匠,因為工匠才是天下的基石!”
“朕明白了!”劉邦一拍大腿道“朕要下令,以後這天下官員,都必須要有一門工匠的手藝,否則不得做我大漢朝廷的官員!”
蕭何和張良兩人聽得面面相觑,覺得高天上帝大概沒有說隻有工匠才能夠當官的意思,但是皇帝既然這麼說了,那他們也無所謂,反正他們已經是官了,至于後天,大不了命令自己的孩子和孫子去學一門工匠手藝就是了,反正他們這樣的貴族後裔,從來不怕當官有什麼門檻,怕的反而是當官沒有門檻,那豈不是天下人人都可以當官了!
在和蕭何張良商量妥當之後,劉邦心中有了計較,等到劉邦率領大軍到了洛陽,全國各地的消息也彙總了過來,果然天下人都收到了高天上帝的旨意,于是劉邦和衆多諸侯殺白馬為盟,約定自己和諸侯們的後世子孫,一定要不惜一切代價完成高天上帝的聖令,一統全球。
同時宣布征召天下墨家和道家的高人去長安,劉邦要賜予他們官職,請教他們治國之道。
一時之間,天下的墨家和道家一片興盛,而其他諸子百家則如喪考妣,畢竟他們存在的價值和意義都已經被高天上帝給否了,大量的百家學派,尤其是儒家學派的學子忽然恍然大悟,決定放棄儒家的學問,轉而投向墨家和道家的,一時之間,原本接近消亡的墨家,居然神奇的一夜之間就支棱起來了。
第937章
矩子之争
百裡兵是秦墨的矩子,自從墨家創建之後,就理所當然的迎來了分裂,最後墨家分為了秦墨,楚墨,還有齊墨三個派系,又稱相裡氏、相夫氏,和鄧陵氏。
其中楚墨繼承和保存了墨家大部分的思想,因為楚國的文化環境最為寬松,儒家也不算很強,所以墨家可以在楚國和儒家的思想公開的一争天下。
齊墨則不然,齊墨保留的大部分是墨家嚴密的組織,以及墨家的兵學和武學之術,因為齊國是儒家的大本營,明面上秉持的墨家思想的人都受到了極為嚴重的打壓,墨家和儒家之間可謂是仇深似海,墨家說不過儒家,于是就将注意力集中到了武力身上,齊國的墨家矩子手下足足擁有上萬人,跟得上是一個極為強悍的社會組織了。
後來齊國之所以能夠快速複國,而且連續三番的和楚國對抗,很大的原因就是因為齊國得到了齊墨的支持,大量墨家實力強悍的武士加入了齊國軍隊,讓齊國軍隊成為僅次于楚國軍隊的強大軍隊。
隻不過随着項羽和劉邦一輪輪的暴揍齊國,齊墨的精英在戰争中幾乎死傷殆盡了,餘下的一批人則四散而開,後來就演變成了大漢朝屢禁不絕的遊俠。
沒錯,大漢遊俠的老祖宗就是墨子,他們也是公開祭祀墨子的,不過這也導緻墨子和墨家在官方以及老百姓那裡的口碑非常糟糕,畢竟沒有哪個王朝願意讓一群遊俠來當官,那遊俠背後的墨家思想自然也就完蛋了。
最後是秦墨,秦墨大概是唯一一個得到了官方支持的墨家,因為秦墨的成員基本上都在領着秦國的薪水,不過秦墨也是三個墨家分支中被閹割的最狠的一個。
如果說楚墨保留了墨家的思想,齊墨保留了墨家的戰鬥力,那秦墨就隻剩下墨家的工匠手藝了,秦國說到根還是法家之國,法家對于墨家的态度并不比儒家強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