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章(第3頁)

  而漢惠帝劉盈在親眼目睹自己母親将戚夫人變成人彘之後,再也受不了了,直接逃到了終南山上,拜入了全真教,當了一個小道士,再也不肯做什麼皇帝了。

  呂雉對此樂見其成,随便立了一個孫子為帝,反正自己的兒子沒死,權利又落到了自己手中,簡直不要太棒了。

  但這就導緻了一個非常嚴重的問題,那就是名義上的國教雖然是墨家,但墨家自己内鬥成了一個天大的笑話,而且十幾年内幾乎對大漢沒有任何貢獻,拿不出任何一個能夠改變大漢的科研成果出來。

  相反,現在皇帝反而奔了道家,成為了一個道士,那誰才是大漢真正的國教呢?

第984章

天命不懂人心

  “這大漢該怎麼救?”看着被困在墨宮裡面快要餓死的秦墨殘餘,而此時道家已經吸引了大量的朝廷勳貴,甚至就連呂後也是道家的修士,正在努力的練氣,打算活出第二世,再統治大漢一甲子的時光,劉旭不由的陷入了沉思之中。

  此時的大漢,依然按照曆史上的模闆,基本上進入了黃老治國的模式了,墨家隻是為了應付天命而穿在身上的一層皮,從呂雉到朝廷的官員,再到地方上的勢力大族,全部都是道家的人。

  這也很正常,修道可以成仙,成仙之後可以長生不老,而墨家……别說墨家現在什麼成果都沒有拿出來,就算真的拿出來了,搞出了工業革命了,可工業革命可以讓人長生不老嗎?

  所以大漢不可避免的朝着黃老之道的方向狂奔而去,誰也拉不住。

  當然了,這十五年的時間裡面,劉旭也不是沒有試圖糾正這個世界的行動方向,比如劉旭先後兩次降下了天罰,一次是将試圖滅掉墨宮,取秦墨而代之的齊墨矩子上下百餘人轟成了焦炭。

  第二次則是在朝廷上下五十多名官員集體上奏,要改國教的時候,劉旭直接天降隕石,将當時的未央宮全部砸成了廢墟,把當時的小皇帝和朝廷官員幾乎團滅,也就是呂後當時在甘泉宮躲過了一劫。

  可就算這樣,也依然無法改變整個大漢崇道的本質,而道家清靜無為的思想,在讓國家人口恢複上獲取不錯,可是在開疆拓土上就是反作用,以至于有大量的官員居然宣稱大漢保有現在的土地就夠了,根本不需要這是搞什麼對外擴張,這是在浪費民脂民膏,是要遭天譴的。

  這搞得劉旭很想直接給他天譴了。

  而這些事情,也讓劉旭第感受到了世界的難以控制,和當一個世界意志的痛苦困難之處。

  一直以來劉旭都覺得有很多世界會崩壞是一件非常愚蠢的事情,因為絕大部分的世界崩壞都是自發的走向末日的,而作為世界意志,隻要稍微引導一下,就可以讓世界走向正軌了。

  比如那種被核戰争毀滅而崩壞的世界,隻要世界意志禁止核武器誕生不就行了,或者幹脆出手讓核武器失效也是一樣的。

  但實際管理世界劉旭才明白這裡面的困難之處,那就是劉旭可以操控天氣,可以操控氣候,甚至一定程度上能夠操控規則,操控氣運,但是劉旭以及任何的世界意志都是無法操控人心的。

  沒錯,世界意志再強,卻也管不了人心。

  人心散了,就算是神仙,也救不了。但如果有了人心,那就算是草根,也能頂起一片天地。

  就好像當年開國的時候,誰能夠相信,一群泥腿子能夠打得過美式裝備的精銳部隊呢?甚至美爹親自下場也被打了回去呢?這是世界意志也無法預料到的東西,而這就是人心。

  一句話,人心在我。

  而人心這種東西,也是天下間最難以掌握的東西,也無法控制的東西,就算再聰明的人,也無法掌控住人心。

  就好像之前的XX,明明是按照無償XX,衆志成城,萬衆一心,八方支援的劇本來宣傳的,可結果到了最後,卻是一地雞毛的宣傳效果,人心之難以揣測和掌控,由此可見一般。

  這也是大部分世界意志翻車的原因,那些原生的世界意志都隻是按照本能來行動,按照劇本來推進,根本不懂得如何調整人心,所以劇本推着推着就直接跑偏了,運氣好點的是神州淪陷,運氣差點的就直接世界毀滅了。

  就比如作者世界,如果沒有劉旭的話,那麼随着小說越來越套路,強大的簽約作者就會越來越少,而簽約作者越來越少,被毀滅的城市就會越來越多,人口就會越來越少,最後形成一個根本無解的循環,帶着整個世界走上滅亡。

  如果不是劉旭降臨的話,那作者世界幾乎是必定毀滅的,老天根本不頂用!

  而世界意志人為掌控的,大部分時候會好一些,不會眼睜睜着直接踩雷,看上去似乎能夠保證世界永遠正确,但實際上人都是有私心的,一旦按照自己的私心行動,但有時候就必然會偏離整體的人心,導緻上天與群衆離心離德,最終也是世界崩滅的結局。

  最好的例子就是之前的白象世界,周國一直強勢的利用種姓制度來壓制所有的國民,看上去安穩無比,但卻導緻整個周國上下根本毫無戰争經驗和實力,弱小的劉旭輕輕一推,就把當時擁有大神級戰力的周國給直接毀滅了。

  而就拿劉旭來說,劉旭其實也有更多的手段可以用,比如幹脆一口氣将所有修道的人全部用天雷劈死,再把墨家其他的派系全部劈死,再降下聖令,大漢朝哪個當權者敢不用秦墨,那就要直接劈死。

  這樣似乎就可以讓大漢繼續按照自己設定的方向去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