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9章(第4頁)

  某肥豬評價明朝是無名士,無明君,無名将的三無時代,這鐵定是胡扯。但這個三無評價放在西晉時期,倒是真真切切的。

  從西晉建國之後開始算起,所有的名士們都推崇玄學,哪怕竹林七賢,那基本上都是服用五石散的,這玩意兒就是古代毒品,但凡沾上了這東西,那就絕不是什麼名士,隻是一群放浪形骸,自吹自擂之徒罷了。

  至于明君,司馬炎隻能算是一個老好人,西晉滅亡的隐患就是在他的手裡面種下的。

  然後是名将,這個簡單,給大家10秒鐘的時間,大家随意說出一個記憶中的西晉時期的将領的名字,劉旭就算西晉有名将了,那大家能說出哪個名字呢?

  所以劉旭就想在西晉找一個能夠篡奪司馬家天下的人都找不到。這并不是說西晉時期沒有權臣,事實上在晉武帝死了之後,整個晉朝的朝政确确實實掌握在一個權臣的手中,這個權臣名叫楊駿,弘農華陰人,也就是鼎鼎大名的弘農楊氏。

  這個楊駿在年輕的時候沒有什麼名聲,也沒有什麼能力,更沒有什麼本事,但她生了一個好女兒,這個女兒後來嫁給了晉武帝司馬炎,成為了司馬炎的第二任皇後,于是楊駿父憑女貴,作為皇帝的嶽父,得到了晉武帝的寵幸,短短的時間内接連不斷的升官,最後成為了晉朝的丞相。

  對了,為了徹底把持朝政,楊駿還和他的弟弟楊珧、楊濟交通内外,樹立黨羽,排斥異己,當時的人憤怒的稱呼這三個人為“三楊”。

  1000多年後,後世同樣出現了以三楊為稱的三位内閣大學士,隻是雙方的名聲完全是相反的。

  後來在晉武帝快要死的時候,他曾經頒布過臨終遺诏,欲以汝南王司馬亮和楊駿共同輔佐晉惠帝。

  結果楊駿這個大聰明偷偷的把诏書藏了起來,說诏書上隻有自己一個人的名字,獨攬了輔政大權。

  晉武帝的傻兒子晉惠帝繼位後,楊駿就被封為了太傅、大都督、假黃钺,政務一總于己,距離司馬昭,曹操就差一步,劍履上殿,入朝不趨,贊拜不名,賜九錫,冕九旒,假節钺,行天子車駕了。

  隻是如此大好優勢,結果居然被晉惠帝的皇後賈南風給直接扳倒,最後在府中被殺。

  那麼賈南風究竟是想出了多麼艱險的計策,才将這樣一位大權獨攬的權臣給弄死的呢?

  當時賈南風請來了楚王司馬玮做外援,然後兩個人在宮廷裡面商量着如何弄死楊駿,最後決定帶領400人的精銳私兵,直接包圍楊駿的府邸,将他給殺了。

  這個計劃聽起來似乎不是很複雜,畢竟越複雜的計劃越容易出錯,直接帶人幹脆利落地殺了對手,就是最簡單高效的辦法。而且别看這400人人少,但都是精銳的私兵,這些私兵都是天天吃肉,打熬力氣,修習武藝的大漢。

  當年司馬懿就是憑借三千死士,拿下了有數萬大軍駐守的洛陽城和皇宮,現在有400死士,拿下一個丞相的府邸,應該問題不大。

  但這種簡單的計劃就怕一個問題,那就是計劃洩露出去,讓對手早有準備,畢竟楊駿隻要躲到軍營裡面,然後直接率軍平叛,就萬事大吉了。

  結果計劃還真就洩露了出去,隻不過洩露的時間有些晚,就在他們決定動手的當天,于是楊駿召集自己的幕僚來商議該如何處理。

  楊駿手下的能人立刻告訴他,現在敵人全部躲在宮内,隻要首先派人燒掉了雲龍門,給皇宮裡面的人示威,讓他們交出楚王和四百私兵,他們不交也不要緊。

  主公則帶着人強行打開萬春門,引來城外的軍隊,再将皇太子保護起來,然後帶着皇太子和大軍一同進宮,以斬殺賈南風和楚王,如此就萬事大吉了。

  楊駿猶豫了半天道“雲龍門是魏明帝建造的大工程,怎能一下子燒掉呢!萬萬不可!至于引兵入城,影響太大,我要好好的思考一下。”

  這話雖然蠢透了,但其實仔細想想看,似乎也可以理解,畢竟這就好像你想要造反,有人建議你燒了TA門來示威,結果你說“萬萬不可,TA門是八百年的城門,是華夏的象征,燒不得!”

  恩,這樣就可以理解楊駿的決策了,所以隻能說,楊駿的心還不夠黑,還是有點良知的。

  然後猶豫中的好人楊駿就等來了四百死士,這些死士直接殺進了府邸裡面,在馬廄裡面楊駿給刺死了。這位西晉的權臣,就這麼悲哀的結束了自己的權臣之路。

  所以說兵變這種事情,不看自己有多強,純看對手有多蠢,楊駿就是這麼個蠢人,就算劉旭給他大氣運,這楊駿估計也不可能謀反成功的。

  就算成功了,那指不定比原本的西晉還要慘,而楊駿已經是整個西晉最有可能造反成功的權臣了,除此之外,劉旭實在找不到第2個能夠承擔如此重任的人物。

  “唉,都是女兒當了皇後,你和另一個姓楊的,怎麼就差距那麼大呢?”劉旭吐槽了一句,然後眼睛猛地一亮,心中有了想法。

第1032章

暴擊楊堅

  時間還是兩晉世界的十五年前的,也就是《南北歸一》剛剛完結的時候,在洛陽宮内,一個年輕的男人緩緩的睜開了雙眼,看着眼前這個陌生的宮殿,然後感歎一聲道“這個畜生好歹還有些良心,沒有真的把朕給餓死,隻是不知道究竟把朕囚禁在哪個宮殿裡面了,朕不記得我大隋有這麼個宮殿呀!”

  “陛下,這裡是洛陽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