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楊駿這樣的外戚就非常的完美了,平庸無能,而且得罪了許多朝臣,這樣的人哪怕放在丞相的位置上,也無法真正統領所有的臣子,隻能夠不斷的搞平衡,根本無法威脅司馬衷的權利。
最關鍵的一點是,楊駿他沒有兒子,同時年紀也大了,不可能再生出新的子嗣,那楊駿本人注定是要絕後的,一個沒有後代的權臣,那一定是要想辦法扶着自己的外孫上位,而絕不可能造反當皇帝的。
所以曆史上的司馬炎重用楊駿這個庸才,讓他成為了最後的輔政大臣。
但此時楊駿已經不是楊駿了,他的骨子裡面是楊堅,雖然明面上的楊駿依然是個朝臣口中的廢物,也依然沒有兒子,和大部分的朝廷大臣也不對付,但楊堅已經暗中培養了3000死士,同時洛陽城,乃至宮廷裡面的許多底層官吏都被楊堅用各種手段籠絡了起來,平時不顯山不露水,可一旦到了關鍵時候,這些底層官吏才能夠決定洛陽城的真正歸屬。
另一方面,楊駿确實生不出兒子,但這不代表楊堅的身體生不出兒子,隻是楊堅一直在隐忍,私底下一直給自己府中所有的女人避孕打胎,保證自己不留下一個後代。
就這樣,晉武帝一直堅信自己的便宜老丈人是個廢物,未來掌權之後隻能夠全力的保着自己的外孫,卻沒有想到,楊堅其實已經暗中控制了大半個宮廷的太監和侍衛。
等到楊堅覺得時機已經差不多了,沉迷于享樂之中的司馬炎,不用像曆史上那樣在位24年那麼長,隻需要在位15年左右就可以去死之後,楊堅便直接動手。
第二天,司馬炎就因為意外弱水而死,死前立下遺诏,讓楊駿一人輔政,總覽朝政大權。
楊堅終于又回到了自己最熟悉的劇本上了。
第1035章
議政王會議
“主公,您交代的任務,堅已經完成了!”高坐在龍椅上,身穿龍袍的楊駿。哦不,應該是楊堅,在得意的向劉旭彙報着自己的成果。
劉旭的選擇沒有錯,楊堅在權臣謀國這一點上天賦基本上是點滿了的,在扶着司馬衷繼位不過一年之後,就再一次成功地篡奪了皇位,接受了司馬衷的禅讓,廢掉了晉朝,改元大隋了。
不過有一說一,這一次謀國的難度在某種程度上來說是要遠遠高于他當初從北周手裡面篡奪皇位的。
因為司馬炎将自己的叔叔弟弟伯伯們,有一個算一個,全都封到了各地當王爺,而且手中還握有實際的兵權,權勢可謂滔天。
當然了,這個決定其實非常的愚蠢,十幾年後的八王之亂就是這麼來的,曆朝曆代凡是分封實權王爺的朝代,基本上都要經曆這麼一遭王爺造反的故事。
這個決定對于想要謀朝篡位的權臣來說,那同樣非常的要命,畢竟這邊要是謀朝篡位的話,那另一邊分布在全國各地的王爺們就會立刻起兵造反,除非楊堅手上握有數十萬大軍,然後願意将天下徹底打爛,否則是不可能成功的。
好在楊堅對付這個問題同樣有經驗,其實前世的宇文家,也有一些手握兵權的王爺們,當時楊堅找個理由将他們騙到了京城裡面,然後一口氣全殺了。
王爺死了之後,再對這些王爺的軍隊進行拉攏,其中大部分都被順利拉攏,少部分起兵造反,但很快就被楊堅給暴力平定掉了。
而面對西晉的情況,楊堅的局面要更加的糟糕的一些,前世的楊堅生下來就是柱國的嫡子,他爹的親信遍布整個軍隊,他又在朝堂上經營了幾十年的時間,天下各個地方都有他部下的棋子,不管是在朝廷還是在地方上,楊堅都有大量的親信和力量。
楊駿的情況就要糟糕一些,楊駿雖然是弘農楊氏的人,但是楊駿本人卻是貧苦出身,爹媽沒有任何的政治資源留給楊駿。
同時為了得到司馬炎的信任,楊駿的名聲也一直維持在很糟糕的狀态,這就讓楊堅在朝堂上幾乎沒有任何真正的力量,大部分官員都是非常厭惡楊駿的。
尤其是楊駿對于一些不入流的小吏态度卻很好,還經常給這些小官吏們發放福利,甚至還曾經逆天的将一個立下了大功的小吏提拔成為了官員,隻不過這個小吏很快就莫名其妙的死在了任上,成為了士族口中的一個笑話。
這讓楊駿徹底和士族們鬧僵,也是司馬炎安心把輔政的位置交給楊駿的原因,在他看來,楊駿這個樣子,頂多當個權臣,絕不可能造反的。
而且正如大家預料的那樣,楊駿根本就是一坨扶不上牆的爛泥,在先帝的葬禮上都犯了不少錯誤,讓天下諸臣群起而攻之,要不是他是司馬衷的外公,差點就保不住輔政大臣的位置。
但提到這位新皇帝司馬衷,那就更加的要命了,雖然坊間早有傳言說司馬衷是個傻子,但也有傳言說司馬衷是個普通人,隻是太子一直深居簡出,很少與外人接觸,也沒人知道事實究竟如何。
可司馬衷繼位後就無法隐瞞了,尤其是當他問出那句經典的“何不食肉糜”之後,天下所有人就知道這位新皇帝究竟是個什麼水平的貨色了。
很自然的,天下司馬家的王爺們開始心動了,一個傻子都能夠當皇帝,他們這些大聰明,為啥不可以當皇帝?
而且現在保着司馬衷的輔政大臣還是個軟弱的廢物,朝廷的衮衮諸公也對他非常的不滿,他們隻要聯起手來,皇位豈不是直接就換人了。
尤其是當他們得知,新任皇後賈南風對楊芷非常的不滿,兩人早有積怨,而且楊芷仰仗着太後的身份處處對賈南風進行各種處罰,于是賈南風開始聯系各處的藩王,打算要借他們的力量來推翻楊駿。
當然了,篡位暫時還是不敢的,但是弄一個輔政王一般的存在還是很正常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