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9章(第2頁)

  “華夏神尊的小說裡面,有許許多多被讨厭的人,這些人被讨厭的理由各不相同。”

  “趙高是因為蠢,為了一己私欲,毀掉了整個大秦帝國。”

  “司馬懿是因為他不講信用,明明已經對着洛水發誓了,在最後還是殺光了曹魏宗室,将人類之間的信任毀了個一幹二淨,估計以後不會有人再指着洛水發誓了”

  “南北歸一裡面最讨厭的本來是搶了自己外孫皇位的楊堅,但楊堅确确實實是一個好皇帝,他和獨孤伽羅之間的愛情,同時也是整本小說裡面最美好的東西。”

  “所以等到楊廣這個家夥出現之後,就順理成章的搶走了最讨厭的那個位置,然後又繼續保持着在新書中的不動搖的地位,哪怕李密幹了那麼多的破事,最讨厭的人也依然是楊廣。”

  “那麼楊廣為什麼飽受如此多的讀者的痛恨呢?楊廣一點都不蠢,否則也沒有辦法騙過那麼精明的楊堅,做人也比較講信用,也幹了許多驚天動地的大事,光是疏通大運河這一項,在小說裡面也就隻有秦始皇能夠媲美了。”

  “楊廣真正讓所有讀者讨厭的原因是因為他不把人當人,或者更準确的說是他不把普通老百姓當人。”

  “在楊廣的眼睛裡面,天下最重要的東西是他的權利,而他的對手則是那些世家大族和門閥,這也是唯一能夠被他當做人的人。”

  “至于其他的普通百姓,不過就是他房子裡面的一塊磚,屋後的一根竹,土裡的一隻蛐蛐,路邊走的一條野狗,餐桌上的魚肉,以及用來消耗的木材。”

  “這些普通人可以是任何東西,但絕不是人。”

  “正是因為楊廣從來不把這些普通老百姓當人不行,所以他才肆意妄為。”

  “為了斷絕門閥的基本盤,就讓天下的男人都去遼東送死,甚至還故意打敗仗,就為了死的人更多一些,好讓門閥更弱一些。”

  “為了讓他的命令和資源更好的在全國範圍内傳達,于是就肆意驅使百姓去做大工,以至于有百萬人死在了大運河和洛陽城的興建之中。”

  “當然,楊廣也确實考慮到了濫用民力的壞處,所以他還專門找人計算過,确定死多少人才會讓天下動蕩,而隻要不超過這個數,那他就可以随意使用民力了。”

  “這是完全将人當做耗材來算計,絲毫沒有一點點作為人的同理心。”

  “我們世界的當權者們,也就是那些大作者們,雖然一個個的也挺混蛋,但好歹他們願意為了援救普通人而戰鬥,甚至獻上自己的生命也在所不惜,與這些大作者們相比,楊廣是絕不配做人的,更别說當皇帝了。”

  “所以楊廣也受盡了所有讀者的厭惡,畢竟大部分讀者都是普通人,沒有人會喜歡那些把自己當做耗材的統治者。”

  這篇論文很長,這段話則是整個論文的精華部分,基本上說清楚了楊廣受讀者讨厭的原因,所以當楊廣死後,才會讓整本小說的分數快速上漲。

  而整個讀者群裡面,也幾乎都是對于楊廣之死的各種讨論。

  “好頭顱,不知道被誰砍去!這楊廣确實是個人才呀,反正我臨死前是說不出這整活的話來的!”一個讀者說着,連發了十幾個狂喜的表情包。

  “這難道不應該是垃圾作者更牛逼嗎?好像他真的被人砍頭了一樣。”呂布天下第一樂呵呵的說道。

  “确實,作者屬實是牛逼的,不愧是大神。”

  “可問題是,這個楊廣最後也沒有被砍頭呀,他是被人用白绫改日勒死的。”

  “可以,要我說楊廣還是被砍頭,甚至五馬分屍更好一點,隻是被勒死,未免有些太便宜他了。”

  “是呀是呀!”衆讀者們紛紛點頭附和道群裡面又變得熱鬧不已了。

  “幾位大佬,我是個萌新,有個問題一直想不明白,還請幾位為我答疑解惑!”有人忽然開口問道。

  “随便問”

  “很簡單,就是那些骁騎衛的士兵為什麼要造反反了楊廣,不就是回個關中嗎?至于為了這點事情就造反嗎?”

  “而且楊廣也不是不想回關中,隻是真的回不去,李淵和他家二鳳太能打了,呆在江都還能有一半的天下,為什麼這些人就是要回去呢?”

  這個問題涉及到了楊廣的死因,在曆史上,在李淵奪走了關中,洛陽被十幾萬軍隊圍攻之後,他就躲到更加安全的江都去了,過着醉生夢死的日子,都不想回長安了,隻想留在江都。

  結果楊廣身邊的骁騎衛不幹了,這些都是關中人,做夢都想要回家,回關中,于是直接造反,勒死了楊廣,然後推舉宇文化及當他們的頭,帶着他們返回長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