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5章(第3頁)

  這也很正常,畢竟現代人在買房的時候都要追求什麼山景房和水景房,一旦小區附近有一條河流……不,别說河流了,哪怕是一潭死水,那房價都能貴上上千塊不止。

  現代人如此,皇帝自然也是一樣,他們自然也希望推門見山,出門遇水這樣美麗的風景,所以大明宮的後半段,其實是一座極為錦繡的山水園林。

  隻是這山水園林雖然能夠滿足皇帝的自然需求,但同樣也能夠隐藏800伏兵。

  在房玄齡的安排之下,秦王府的800護衛,趁着當晚的夜色,偷偷的來到玄武門下。

  之前有群友提到過,劉旭在小說裡面寫過敬君弘這位千牛衛大将軍是李世民的人。這一點不假,但問題是李建成本人不知道呀,因為敬君弘是李建成一手安排過來守衛玄武門的,所以李建成一直以為敬君弘是自己人,卻根本不知道敬君弘在不知不覺之間已經被李世民給拉攏了。

  所以李建成根本不會在玄武門上有所防備,敬君弘非常簡單幹脆的就将800護衛全部偷偷地放進了玄武門内,然後隐藏在附近的山林之中,除非細細的搜索,否則單憑肉眼,根本無法發現這些伏兵。

  而這也就是房玄齡最重要的安排,等李建成護衛進入玄武門之後,他們必然會要渡過太液池去拜見李淵。等到他們穿過太液池附近的園林的時候,800護衛立刻殺出,同時玄武門的大門立刻關閉,再由尉遲恭這個某人堵住通過太液池的廊橋。

  因為通過太液池就能夠直接靠近皇帝的宮殿,所以整個太液池上隻有一座橋,堵住這座橋就能夠堵住李建成逃去見李淵的唯一機會。

  800打100,又全部都是李世民最精銳的精銳,房玄齡表示都不知道李建成怎麼還能不死!

  當讀者們聽完了房玄齡精心設計的計劃之後,不由的感歎房玄齡不愧是李世民的第一謀主,大唐的諸葛亮,這一手計劃簡直是天衣無縫,硬生生的在全部都是敵人的長安城裡面,給李世民找到了唯一的能夠翻盤的機會,刺殺李建成的可能性。

  接下來就看李世民用不用房玄齡的這個妙計了。

  這一刻,李世民本人依然無比的糾結,哪怕長孫無忌,房玄齡還是杜如晦三人反複不斷的勸說,李世民也始終無法下定決心,于是李世民最後表示,他要通過占蔔來進行決定。

  如果占蔔的結果是吉他就同意計劃,如果是兇就放棄計劃,于是李世民讓人找來了烏龜貝殼,同時用火焰進行燒灼,想要通過觀察龜背紋路的方式來确定吉兇。

  然後……就戛然而止了。

第1263章

世界放假一小時

  這一章更新完,整個作者世界上下的争論就更加厲害了,不僅僅是群友們在争,而是變成了整個世界所有媒體們都在争。

  畢竟此時李世民本人已經直接走到了一個2選1的路口上,要麼選擇為了皇位而真的去殺自己的兄弟,從此丢到自己人性中最重要的東西。

  要麼選擇退一步,看看還有沒有其他的機會,保住自己人性中的光輝。

  不僅僅是李世民本人是殘酷的選擇,看到這裡的讀者們,媒體們,整個作者世界的所有人,也都在試圖替李世民做一個最正确的選擇,或者說是他們自己心目中最正确的選擇。

  《三景新報》就非常旗幟鮮明地發表文章表示,李世民應該起兵,而且還羅列出了三大義出來。

  分别是

  一,自身之義,李世民如果自己想要活下去,那就應該起兵,否則九死無生。

  二,臣子之義,李世民如果不在意自己的死活,那也應該在意自己天策上将府的臣子們的死活。李世民如果死了,那他的臣子和武将們都要死,沒有能夠活下去的,為了這些忠心耿耿的臣子,李世民也要起兵。

  三,天下之義,最後是天下都需要李世民起兵,此時天下雖然已經基本統一,李建成也算是一個有政治能力的太子,但問題是在大唐之外,還有一個更加殘暴的突厥。

  此時的突厥其實遠遠比當初的匈奴還要恐怖,畢竟漢朝的匈奴再強也沒有占據邊關,但此時的突厥已經牢牢地把持住了唐朝所有邊關,随時随地可以對唐朝發動突襲,搶奪華夏的人口,造成無邊的殺戮與恐慌。

  而不管是李建成,還是李元吉,還是李淵,其實都沒有能力對付突厥。當初面對強勢的突厥,李淵甚至打算接受焚燒整個長安城,然後遷都到洛陽去,把一片焦地送給突厥搶奪的建議,而李建成和李元吉都同意了這個建議,如果不是李世民一例阻攔的話,那現在唐朝的國都已經不是長安了。

  所以如果不是李世民登基稱帝,換做其他人來當這個皇帝,天下必然要遭受無窮無盡的痛苦和兵災,所以為了天下,李世民也必須斬斷親情,奪取整個皇位。

  《三景新報》的文章可謂是振聾發聩,但卻很難改變媒體方面的大勢,也就是大部分媒體其實都認為李世民不應該起兵的。

  原因就一個,李建成是他的親哥哥,李元吉是他的親弟弟,不管怎麼說三個人都是至親骨肉,絕對不能夠發展到兵戎相見的地步。

  而且這《天可汗》又不是什麼真實的曆史,而是一本受到所有讀者喜愛的小說。既然是小說的話,那就自然應該向讀者傳遞真善美的想法,絕不能夠傳播殺兄滅弟這樣的劇情出來,否則小孩子看了影響不好,同時也會擾亂很多人的三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