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8章(第6頁)

  就像六耳猕猴說的那樣,人族在皇都外圍辛辛苦苦布置的防線,此時已經全部失效了,如果此時妖族的妖聖大軍來襲,人族就隻能夠依靠人王的肉體力量來抵擋,這無疑是極度危險的狀況。

  那麼妖族會乘機發動突襲嗎?

  本來按照妖族的性格,這個時候哪裡會考慮這麼多,直接往前沖就是了。不管敵人再狡猾,隻要把敵人全部殺光,那一切就不是問題。

  但是在經曆了第一次進攻的慘敗,數百妖聖用自己的屍體向後來者證明百姓世界有多麼的危險之後。在失去了大部分力量,還要甩開大部隊,直接沖擊人族的大本營,如此冒失的舉動自然讓許多的妖聖放心不下,他們認為應該穩妥起見,所有的妖聖們都配合大軍一同行動,對人族的皇都發動無法抵擋的進攻才是正解。

  這兩種想法的妖聖們頓時吵作一團,而按照妖族的性格,說不定這個時候兩派就直接自己打起來了。

  好在申公豹足夠明智,将所有指揮權全都交到了六耳猕猴的手中,周圍的吵鬧聲聽着這位心中煩躁不已,最後也不裝了,直接拿出自己的大棒子用力往地上一杵道“俺老孫是總指揮,你們全聽俺老孫的,你們都跟俺老孫去突襲,要是誰敢不去,俺老孫就斷了他的規則,然後打斷他渾身上下的骨頭!”

  六耳猕猴發出了緻命的威脅。

  要是在平時,這麼多妖聖聚在一起也不可能怕了六耳猕猴。

  現在規則一團混亂,要是六耳猕猴放棄理順周圍的法則,那還真就能夠一棒子一個,把這些失去了大部分力量的妖聖給打打斷四肢,這隻實在是太可怕了。

  人族的威脅是未知和遙遠的,但是六耳猕猴的威脅卻是迫在眉睫的,所以在六耳猕猴的強力壓迫下,妖族最終達成了一緻,由六耳猕猴親自帶領着所有的妖聖,集體突襲人族的皇都,給人族來一個猝不及防,把人族的精銳全都給斬殺了!

  那麼人族究竟能夠意識到妖族的這一次突襲嗎?

  ——————

  事實上,此時的人族依然處于一片混亂之外,之前說妖族因為最初的混亂導緻了數億的傷亡,而人族現在已經有十多億的傷亡了,損失之慘甚至已經超過了妖族的傷亡。

  首先,妖族遭遇的各種混亂和問題,人族都會遇到,但這并不是最關鍵的,最關鍵的問題在于:諸葛亮沒了!

  衆所周知,雖然名義上百姓世界的最高指揮是小月兒,但其實百姓世界完全是由諸葛丞相來治理的,小月兒其實就是諸葛丞相手中的一枚棋子而已,否則以小月兒的能力,她恐怕第1天就直接敗了。

  但就算是諸葛亮也完全沒有預料到,在規則層面上會出現問題。更沒有預料到當規則出現問題之後,自家的存在的基礎也完蛋了。

  畢竟現在的諸葛亮并不是真正的人類,隻是劉旭的映照角色,本質上其實也是一種利用虛空規則所誕生的生命。

  而一旦當整個百姓世界的規則變成混沌之後,映照角色賴以生存的基礎就直接沒了,所以在雙方規則大戰爆發到高潮的那一刻,還沒有來得及下達任何指令的諸葛亮,就直接消失了。

  與諸葛亮一同消失的,還有劉旭所有派來支援百姓世界的映照角色,足足将近200位小天世界之主級别的映照角色,就在瞬間全都被抹消了存在,而這一切都發生在八天之前!

  人族的混亂,已經持續了八天的時間。

第1291章

諸葛亮的消失

  人族在經過8天的混亂之後,好歹也算是恢複了一定的秩序,而其中最重要的一點就是人族确定了領導者。

  這很關鍵,否則現在的人族也依然處于群龍無首的狀态,那就别打仗了,直接投就可以了。

  而此時人族的首領,是一個大家不怎麼熟悉的神話人物,名叫伶倫。

  伶倫乃是軒轅黃帝的臣子,按理來說華夏人是非常熟悉軒轅黃帝的傳說的,以及他名下的臣子也遠遠要比神農和伏羲兩個人皇名下的臣子要知名的多。

  比如風後,力牧,還有倉颉啥的,都是鼎鼎大名的神話人物。

  而伶倫這個名字,在整個華夏人族的記憶裡面,可謂是相當的寥寥。

  其實伶倫和倉颉的地位與功勞都類似,倉颉的功勞是發明了華夏的文字,而伶倫的功勞則是創造了華夏的音律。據說伶倫以鳳凰發出的聲音做為标準,創造出了華夏傳統的十二律體系,并且也是他第1個用竹子制作成了竹笛等等,毫無疑問的是華夏樂祖,所以學音樂的朋友應該都比較熟悉伶倫。

  當然了,知曉了伶倫的來曆之後,很多人估計還會不屑的人哼一聲道“這不就是個賣唱的藝人嗎?算什麼重要人物!”

  這麼說倒也沒錯,畢竟後世的伶人之所以叫這個名字,都是繼承伶倫這兩個字,但實際上在黃帝時代,伶倫卻是一個非常重要的人物,因為創作音樂其實隻是伶倫的副業,他真正的主業是掌管整個天下的祭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