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不僅讓羅老師陷入了徹頭徹尾的尴尬之中,就連劉旭的臉上也鋪上了一層寒霜。
所以說到了第5期和第6期的時候情況發生了好轉,開始有大量的選手加入羅老師的團隊。但這并不是因為這些選手們認可羅老師,而是因為根據節目組的規則,每位導師的團隊人數上限為8人。
當導師團隊人數已滿的時候,這位導師就不允許再招募新的選手了。
第5期的時候就已經有一位導師的團隊滿員了,另外兩位導師的團隊到最後也僅僅隻差一名選手的名額,隻有羅老師那裡空空蕩蕩的還有7個名額。
因為隻差一個名額的緣故,所以那兩位導師都非常的謹慎,一定要在剩下的選手裡面挑選出一個天分最高實力最強的出來,所以最後兩期的導師們轉身的次數很少,大部分情況下都是隻有羅老師一個人轉身,所以登場的選手們除了選擇退賽,那就隻能硬着頭皮加入羅老師的戰隊,除此之外他們别無選擇了。
可就算在這樣的情況下,後兩期裡面也依然每期都有選手選擇甯可棄賽,也不加入羅老師的團隊之中。這樣反倒讓整個節目組陷入了一種極為尴尬的境地,畢竟節目組在準備一定數量的選手參賽的時候,因為根本沒有考慮過會有選手願意退賽的情況,所以他們隻準備了48位參賽選手,每期安排8位選手登場。
結果等到最後一期的最後一位選手登場,羅老師的戰隊依然還差一個人不到八人,最後第6期節目破天荒的有9位選手登場,讓羅老師的戰隊勉強湊夠了8個人。
不過在節目播出的時候,有觀衆的彈幕敏銳的指出,這第9位登場的選手,其實在前幾期電視鏡頭掃到後台工作人員的時候有出現過。
所以如果不出意外的話這第9位登場的選手其實是電視台的幕後工作人員,在參賽選手準備不足的情況下,就不得不臨時拉一個工作人員過來救場,這讓整個彈幕瞬間充滿了無盡的嘲諷。
什麼
“就這?”
“華夏同人就這個卵樣子!”
“姓羅的根本沒有實力,隻是運氣好收了華夏小天尊這個學生而已,明眼人都看得出來。”
“華夏同人早就沒有前途了,節目組也是頭鐵,硬生生要搞什麼華夏同人戰隊,這不就直接裂開了?”
“你懂什麼?這才是節目組想要的,你知道這一期節目播出之後節目組的熱度翻了多少倍嗎?”
“不知道……我隻知道第7期的冠名商從16個變成了足足42個,主持人的嘴巴都快要說歪了。”
“合适年度最強綜藝,節目效果拉滿,鑒定完畢!”
諸如此類的彈幕不斷的刷過,讓劉旭的臉色變得更加僵硬了。
結果劉旭也沒有想到,等到第7期的時候,自家的表情還會更加的僵硬。
第7期節目是團隊賽的正式開賽,而整個團隊賽總共分為三場,來确定勝負和得分。
其中團隊賽的第一場比賽項目,短篇小說接力。
和之前幾乎每本小說都是幾百萬字的超長篇小說不同,随着時代的發展,短篇小說和中篇小說都有所崛起。
而根據大作協發布的定義,字數在1萬字以内的是微小說,1萬字到3萬字之間的是短篇小說,3萬字到10萬字之間的是中篇小說,10萬字到100萬字之間的是長篇小說,100萬字以上的就是超長篇小說了。
而這個短篇小說接力,就是團隊的所有參賽選手都要寫一篇短篇小說,每個短篇小說都有自己獨立的主角和故事。但是當這8篇短篇小說湊在一起的時候,又能夠完整地拼湊出一本長篇小說的故事出來。
最終則以觀衆們産生的閱文之力總數的方式,來給出最後的排名和積分。
第1610章
短篇接力賽
相信聰明的讀者看到這裡已經看出來了,想要赢得這樣一場團隊戰,最重要的并不是你擔的短篇小說寫的怎樣,而是8個短篇小說湊在一起要構成一整個優秀的大故事。
所以在聽到了這個比賽項目的具體規則之後,其餘三位導師都立刻酸溜溜的恭喜羅老師,表示這一局羅老師戰隊豈不是穩赢了?
而羅老師臉上也露出了難得的笑容,因為這個團隊賽模式對于羅老師來說确實赢面很大。
之後在團隊集體讨論的時候,羅老師更是直接說出了自己勝率高的根本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