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1章(第2頁)

  經常頭痛,目不能視,心慌氣喘,甚至沒由來的昏迷過去等等,這種身體狀況顯然是無法當好皇帝,更無法處理日常政務的,所以李治其實需要一個合格的宰相,來幫他處理這些日常任務。

第1664章

自古太後最可靠

  但李治貪權,又被長孫無忌給搞出了心理陰影,哪裡還敢把權力交給宰相。可他自己又無法批複這些奏折,思來想去,在發現武媚娘處理各種奏折極有水平之後,就直接将處理奏折的權利完全交給了武媚娘。

  而随着皇帝的權力逐漸掌握在了武媚娘手中,朝廷裡面的人事任免,軍隊的調配,以及皇宮的警衛等等,諸多權利一一落到了武媚娘手中。

  于是武媚娘在權力道路上也就越來越肆無忌憚,這讓李治非常的忌憚,曾經和上官儀商量着一同廢掉皇後武媚娘,結果事情洩密,武媚娘直接騎在李治的身上質問,逼得李治不得不把全部鍋甩到上官儀頭上,将上官儀滿門抄斬,但留下了上官婉兒這個孫女,成了武媚娘身邊的最著名的女官。

  而在上官儀之後,李治的權威就大大的喪失了,甚至名義上的各種權利也直接交到了武媚娘手中,後來李治要去泰山封禅,其中按照流程,先是皇帝初獻,公卿亞獻,結果武媚娘硬生生的給改成了皇後亞獻,成為了參加泰山封禅的唯一女性。

  再往後就是衆所周知的二聖臨朝,武則天已經和自家男人一同上朝,位置僅僅隻比李治靠後一點……男女一起上朝的事情,自古以來也是有的,但那都是太後帶着小皇帝一起上朝,夫妻兩個同時上朝的故事那就絕無僅有了。

  等到李治快死的時候,李治甚至直接表示,希望把皇位禅讓給皇後,命令群臣讨論……更離譜的是,群臣居然真的開始讨論,甚至有一半左右的臣子還真就認可了這個決定。

  要不是當時的宰相一律勸誡,拒不執行,恐怕當時武則天就已經當上皇帝了。

  所以說,武媚娘手中的權力其實是李治自己交給她的,而且交的相當幹脆和果決,甚至是不留後路,以至于到了最後李治本人甚至都被武媚娘給逼迫了。

  那為什麼李治一開始如此信任武媚娘,願意将權力交給她呢?

  道理很簡單,因為武媚娘是自己的老婆,更是四個親兒子的娘,而且李弘和李賢兩個兒子都非常的有才幹,是個當皇帝的好料子。

  既然李治自己已經無法處理朝政了,那把權力交給武媚娘又能如何?武媚娘一時之間擅權專政,甚至和自己一同二聖臨朝,最後當上攝政臨朝的太後,比當年的呂後和窦太後還猛又能如何?

  她難道不會死嗎?

  她死之後難道不要把自己的權利交給自己的兒子嗎?

  她的兒子難道不是她李治的親生骨肉嗎?

  她武媚娘還能把自己的兒子都給殺光了不成?

  說白了,就是李治就是認為權利交給武媚娘,最後自然而然的就會重新還給自己的親生兒子,這是母親的天性和必然,所以李治默認了武媚娘這種手段把自己另外4個兒子給殺了的事實。

  這是用自己的另外4個兒子來換武媚娘的安心。

  畢竟在李治之前,所有皇朝的掌權的女人,最後都是順利的将權力交給了自己的親生血脈的。除非遇到了奸臣當道,趁機奪權的狀況,否則權力都可以非常順利的傳承下去,哪怕是呂雉這樣強悍的女人也都是如此。

  呂雉可從來舍不得殺自己的親生兒子。

  自古隔代交權的時候,太後永遠是最可靠的載體。

  但李治萬萬沒有想到,武媚娘的權力欲望到了難以想象的地步,她不甘心想要當個太後,她想要當的是皇帝,那她兩個傑出的兒子,就成了她權力道路上巨大的阻礙了。

  李弘當了18年的太子,在朝廷内外都有很大的勢力,而且當時李治已經有了想要将朝廷大權從武媚娘手中拿走,全部交給李弘的想法。

  如果這件事情真的辦成了,那武媚娘就成了一個過期的白手套了,沒用處了。

  所以李弘必須死,他不死,武媚娘的權利就直接沒了。

  而老二李賢,表現的比李弘還要過分,而且他很多時候都表現出對自己母親許多行為的不滿,同時堅毅果決,頗有唐太宗的風範。

  如果李治一死,李賢名正言順的繼位的話,那以李賢的手段,用不了多久就可以直接把武媚娘的權利全都拿走,畢竟李賢早就已經成年了,也有自己的黨羽。

  所以在李治的身體徹底不行,眼看着就要去世的情況下,武媚娘就迫不及待的将李賢給幽禁起來……為了不讓李治心寒,武媚娘沒有殺李賢。

  但是等李治一死,再加上武媚娘廢了皇帝李顯,朝廷内外震動,各地的李唐宗室造反,于是武媚娘就迫不及待的把李賢給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