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4章(第4頁)

  這個人便是李琨的親爹,也就是因為謀反而被李治斬首,母親是貨真價實的隋朝公主,隋炀帝女兒的吳王李恪。

  “什麼,吳王都回來了!”朝堂上認識吳王李恪的人也有很多,自然也第一時間認出了李恪的身份。

  而另一邊,一直在咒罵的武則天忽然見到李恪走了出來,先是一愣,然後哈哈大笑道“好呀,我的兩個傻兒子,你們以為抱着你們皇爺爺的大腿就可以重新當皇帝了嗎?說到底你們皇爺爺最喜歡的還是最像他的人呀!”

  “陛下……稚奴……媚娘對不起你,沒有守住你的江山,沒能将江山傳給我們的孩子,最後還是便宜李恪一脈了,這就是你的父皇一直想幹的事情!”

  “稚奴,你爸和你哥都回來了,你怎麼不回來呀,你怎麼不救救你可憐的媚娘呀,稚奴呀!”武媚娘在那裡嚎天荒地的哭着,全都是哀嚎李治的聲音。

  “我救你妹!”然後還在哀嚎的武媚娘又結結實實的被打了一個巴掌,然後她就看見已經死了10年的李治,憤怒的出現在自己的面前。

  “稚奴……您真的也回來了……媚娘好想你呀!媚娘終于可以和你再相見了!”武媚娘明白此時自己唯一的活路大概就是李治和自己的感情了,所以她更加拼命的哀嚎着,試圖重新喚起李治對自己的愛。

  然後李治隻回了她一個名字:“賤人,你當我不認識薛懷義嗎?”

第1691章

醜人多作怪

  聽到薛懷義三個字,剛才還深情款款的看着李治的武媚娘,表情瞬間變得冰冷和絕望,同時又厭棄了起來。

  本來她還指望李治是剛回來,不知道情況,更不知道什麼薛懷義,現在看來一切都是白瞎了,她已經失去了最後一個能夠救命的男人了。

  不過她還想努力的搶救了一下道“稚奴,我确實對不起你,但是你走之後,我日夜思念,而那薛懷義隻是因為與你長得相似,奴家才意識不慎的!”

  “稚奴,媚娘知道自己錯了,從今往後媚娘什麼也不幹,什麼也不做,就陪在你身邊,幫你照看咱們的孩子好嗎?媚娘真的知道自己錯了,媚娘現在隻想陪着你而已!”雖然這手撒嬌的本領,武媚娘已經有十幾年沒有用過了,但現在用起來還是相當的駕輕就熟。

  而根據以往的經驗,隻要自己一旦開始撒嬌,那李治就算有再多的氣也會消失,然後原諒自己,最後再一起滾到床上去的,之後就一切風平浪靜,她依然是最得寵的皇後娘娘了。

  然而讓武媚娘萬萬沒想到的是,當她撒完嬌之後,李治居然用無比厭棄的眼神看着自己,然後冷冷的說道“你也不撒泡尿,照照鏡子看看你自己,你都已經是個60多歲的老太婆了,你還以為你是二十歲的小姑娘不成?你臉上的皺紋都快趕上沙皮狗了,看到令人惡心!”

  “……”隻有一個,武媚娘瞬間如遭重擊,整個人的精神瞬間都徹底崩塌了。

  李治可以罵她是個賤人,可以罵她忘恩負義,也可以罵她水性楊花,這些武媚娘都覺得無所謂,忍一忍也就是了。但是當李治罵她已經老了,罵她人醜多作怪的時候,武媚娘就徹底破防了,她根本無法接受自己已經變成了個醜女人的事實,哪怕她心裡面其實也清楚這一點,所以早早的将寝宮裡面所有的鏡子都給撤了下來,可當李治無情的撕開這個事實的時候,武媚娘還是徹底癱了下來。

  “行了,你和這個賤婦說這麼多幹什麼?你還想和她重燃舊情不成?”李世民冷冷的問道,李治連忙搖頭,然後厭惡的将一攤爛泥一般的武媚娘給踹到一邊去,乖巧的回到了李世民的身後。

  “朕馬上就要走了,但大唐不可一日無主,今天朕就順便給大唐重新選拔一個皇帝上來!”李世民的目光掃過了群臣,想要看看有哪個臣子此時膽敢不服。

  本來李世民以為還會有一些赤膽忠心的臣子因為覺得自己來路不明,所以會跳出來反對。

  結果沒想到這些臣子不但沒有一個跳出來的,反而集體齊刷刷的全都匍匐在地,高呼請太宗皇帝谕旨!

  “這……這些家夥為何如此廢物?難道連一兩個能夠留給孩子的能臣都沒有嗎?”看到此情此景,李世民非常郁悶的自言自語道。

  “陛下莫要難受了,或許以前這些臣子當中有一些能臣和忠臣。可真正有能力和忠誠的臣子,都已經被武媚娘這個賤人給收拾了,現在能夠留在朝堂上的,自然都是軟膝蓋的人,否則他們也不會願意給一個女人跪下,陛下您又何必糾結這些呢?”

  “朝堂上雖然已經沒有了能臣和忠臣,但放眼天下總還是有一些的,讓孩子們慢慢去找也就是了!況且陛下您也不是從今往後就不回來了,隻要世界的入口在此,我們就可以時時回來,幫幫這些孩子們,慢慢的大唐也就上了正軌了!”長孫無忌說話的水平确實很高,三言兩語就讓李世民的情緒重新安穩了下來。

  “既然如此,那朕就直接任命大唐的下一任皇帝了!”李世民的說完,就拉起了吳王李恪的手,正準備任命他為大唐皇帝的時候,長孫無忌忽然又開口道“陛下三思,吳王的天分和才情雖然足以擔當大任,但他卻并不合适!”

  “為何?”李世民皺起了眉頭,看着長孫無忌問道。

  而李恪看着長孫無忌的目光更是發狠,他這些年來自然也看過《日月倒懸》,知道自己在李治登基沒幾年之後就直接被缢殺了。

  而究其原因,則是因為房遺愛謀反,然後誣告自己也參與了謀反,然後被殺死在了長安的宮殿之中。但《日月倒懸》裡面也說的非常明白,李恪從頭到尾都沒有謀反的心思。

  是長孫無忌擔心能力更強的李恪未來會威脅李治的皇位,于是授意房遺愛去把李恪也給牽連進來,自己可以以此保房遺愛不死。為了活命,房遺愛就真的招供了,結果最後李恪和房遺愛統統被殺,一個活下來都沒有了。

  而這一切的操盤手自然全部都是長孫無忌了,你說李恪看到長孫無忌,能有什麼好表情可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