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5章(第4頁)

  心裡想着有你武則天一個女皇帝就夠了,絕不可能再接受第2個女皇帝。

  所以的武則天哪怕隻是區區三天綽朝,沒有直接管理朝政,待在自家的宮殿裡面養病。就立刻失去了對朝堂的控制,世家大族聯合李唐宗室同時發動政變,将武則天給趕了下來。

  而當李顯的皇後韋氏也試圖複制武則天的經曆,弄死了自己的老公當皇帝的時候,整個朝堂上所有的力量都沒有任何的遲疑,直接從千裡迢迢之外迎回了李隆基,然後幾乎在整個朝堂上下所有人的配合下,李隆基輕輕松松的幹掉了韋氏,讓皇權重新掌握在男性手中。

  這屬于整個朝廷都患上嚴重的武則天PTSD了。

  言歸正傳,有了這樣的氛圍,那百路信使下去的結果也就可想而知了,整個天下除了少部分地區有所動蕩之後,其餘所有的封疆大吏都歡天喜地的接受了這份登基诏書,同時也第一時間上表恭賀新皇登基。

  雖然許多封疆大吏對于诏書上說的太宗成仙之後回歸下凡來誅殺武則天這樣的逆天劇情嗤之以鼻,認為是徹頭徹尾的無稽之談。

  但他們都是聰明人,聰明人自然可以立刻在腦海中腦補出許多真相出來。

  比如這個太宗回歸的把戲肯定是李唐皇室在暗中醞釀了許久的大陰謀,中間肯定有無數反對武則天的勢力加入了這個陰謀之中,并且配合的天衣無縫,否則怎麼可能瞞得過武則天這種大搞特務政治的女人。

  至于最後為什麼是李炜登基,那肯定是因為李唐皇室害怕武則天的後人給武則天翻案,同時暗中策劃一切的就是吳王李恪的後人,于是皇位自然就落到了李恪一脈的手中。

  什麼,你問為什麼最後是個小皇帝登基?

  那肯定是因為暗中策劃一切的大人們誰都不願意讓對方登基,這樣就會失去手中的權力,不如幹脆讓一個年輕的少年皇帝登基,這樣在皇帝親政之前他們依然能夠把握住手中的權力,這當真是一個聰明至極的謀略。

  這些封疆大吏們都不由得為李唐皇室的隐忍惡化謀劃而贊歎,同時更在内心深處感到恐懼,誰知道自家身邊有沒有什麼暗子!

  在這樣的重重思索之下,還有哪個封疆大吏膽敢起來造反,反正诏書上已經說了既往不咎,整個天下官員一大半都是武則天提拔起來的,你還真能清算不成?

  哪怕有個别幾個想要起兵造反的,這軍隊還沒有動起來,就直接被他們身邊人給扣住,然後直接送到洛陽斬首去了,武則天苦心營造了30年的大勢,随着她本人的死亡,在頃刻之間就分崩離析了。

  權力的交接順利到了難以想象的程度。

第1700章

天下民心

  李世民總共在這個世界待了一年左右的時間,他一邊動用各種手段來幫助年幼的李炜徹底掌握政權,一邊對李炜言傳身教,将自己的諸多治國理念也都教給了李炜。

  本來李世民還想要把李恪留給李炜的,但是轉念一想,李炜孩子已經足夠成熟了,如果再給他安排一個爺爺掌權,那李炜這皇帝當得還算皇帝嗎?

  于是李世民最後選擇将李炜的親爹李琨給帶走了,然後将秦瓊留下了給李炜當京武衛大将軍,負責守護整個皇宮的安全,保證李炜不會受到任何形式的威脅。

  在确定這個小天世界的一切位于正常,自家李唐皇朝應該可以安穩的傳承下去之後,李世民就準備帶着自己的人返回這個世界。

  隻不讓李世民沒想到的是,當他準備離開的時候,忽然發現皇帝李炜帶着一大群大臣急匆匆的追了上來。

  “皇爺爺您這就走了嗎?以後炜兒還有機會見到你嗎?”李炜哭着一張臉問道。

  “自然是有機會的!”李世民哈哈大笑道“這個世界之外就是皇爺爺所在的世界,皇爺爺如果願意的話,随時可以回來……好孫兒,你莫哭了,這樣吧,日後皇爺爺每年都會來看你一次,你看可好?”

  “嗯!”李炜用力的點點頭,李世民又滿懷欣喜的笑了笑。

  “好,那皇爺爺走了!”李世民說道,然後在心中悄悄的聯系劉旭道“大天尊,麻煩送我們回去吧!”

  李世民現在還是金仙,并沒有自由的出入一個世界的能力,所以李世民想要走的話,還需要劉旭帶他離開。不過李世民自然早就和劉旭溝通好了,今天劉旭就會按時來接他,隻是不知道為什麼,明明已經到了約定的時間,劉旭卻并沒有出現。

  “皇爺爺,讓孫兒帶領天下群臣送送您!”李炜高聲道,然後就帶着滿朝廷的臣子,齊刷刷的向着李世民跪了下來。

  而對于這些朝臣們來說,他們的這一跪并不是為了應付皇命的差事,相反,這一跪絕大部分都是發自于真心的。

  因為在這一年的時間裡面,他們充分的體驗到了李世民的能力究竟到了何等恐怖與強悍的程度,在被武則天折騰了三十年之後,本以為大唐天下已經是一片破銅爛網,需要無數的時間才能夠修複。

  但李世民僅僅隻用了一年的時間,出台了十幾個不同的政策,就完成了武則天30年沒有完成的成就,将整個大唐全方位的給拉升了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