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幾天就能大結局了!”因為因果線連着,所以哪怕隔着無限遙遠的距離,劉旭依然能夠随時翻閱自己寫的小說,同時給予點評道“我之前寫的武俠劇情已經足夠狗血,是一坨垃圾了,想不到我的僞身比我還能狗血,寫出來的是什麼垃圾玩意呀!”
雖然其實也是自己寫的,但劉旭依然毫不客氣的将這些武俠劇情貶為垃圾。
“不過倒也難為他了,雖然這些劇情如此狗血,但還算非常完美的嵌套進了曆史的構架裡面,雖說有一部分曆史被扭曲了,但……我也管不了他了。”
“隻是這最後的刺殺……明明曆史上就是趙二一斧頭砍死了自家老哥這麼簡單的事情,卻非要搞出這麼七八個人的刺殺出來,那以後還有燭影斧聲這個成語嗎?”
“好吧,其實也不好直接這麼說趙二殺了趙大,畢竟在五代十國那個亂世,如果繼承人是一個沒有什麼威望的少年的話,那就很容易引起又一次的黃袍加身,所以趙大想要将皇位傳給老謀深算,完全能夠保住老趙家江山的趙二也不是沒有可能性的,這樣自家的孩子還能活,畢竟趙二也從來沒有親手殺過趙大的幾個兒子……最少史書上是這麼寫的嘛!”劉旭摸了摸自己的鼻子,臉上忽然多了幾分興奮的表情道。
“我這僞身折騰出了這麼複雜和刺激的劇情,這一次圍殺趙大的結局,應該能夠給我迎來一大波高潮吧,我就算不能借着這個機會突破大天,最少也可以攢上一大波二十五重天的世界之力吧!”
第1963章
車轱辘都甩到臉上了
“所以真的不要再加一條武俠線呀,而且不要自己試着寫武俠,真的會撲街的!”一天之後,一邊溜着聖美世界之主,劉旭感歎着《竊宋》的命運和自己的倒黴。
此時整本《竊宋》已經完本了。
按照劉旭真身創造下來的傳統,僞劉旭在最後選擇了一口氣更新100章,将最後的劇情在一天的時間内全部更新完畢,給整本小說畫上了句号。
這劇情的結局也就不必多說了,趙光義的計謀獲得了勝利。雖然過程非常坎坷,首先就是趙二沒想到自家大哥的武力值比自己想象的還要高,在慕容龍城,逍遙派三位弟子的圍攻下,趙匡胤居然還是取得了優勢,将四人給打的紛紛吐血,眼瞅着就要直接被太祖長拳一拳拳的給直接砸爆了腦袋。
但趙二畢竟是趙二,他還留了最後一手,就是趙匡胤身邊的貼身太監王繼恩,原來這個王繼恩才是趙二最大的棋子。
在外人看來,王繼恩是趙匡胤的絕對親信,這個王繼恩入宮的時候雖然還是周失蹤郭榮的時期,但他當時隻是一個小太監,是趙匡胤對他施以恩德,将他給收服了,成為埋在皇宮内的一個棋子。
隻是趙匡胤做夢也沒有想到,王繼恩其實是個雙面間諜,他小時候被人抓去當娈童,還被割了蛋子。是郭榮将他救了出來,放置在身邊養着,後來王繼恩被趙匡胤拉攏,郭榮就順勢讓王繼恩盯着趙匡胤,好在趙匡胤足夠謹慎,在郭榮活着的時候,從來沒有在王繼恩面前表現出過任何反意,隻是希望王繼恩在當宮中有人對他不利的時候,給他通風報信而已。
結果這反倒得到了郭榮的信任,郭榮此前才将殿前司交給了趙匡胤,但王繼恩自己也沒有想到,這趙匡胤終究還是個反賊,奪取了大周大天,至此王繼恩就開始千方百計的琢磨着如何給郭榮和大周報仇。
想要下毒或者直接殺了趙匡胤什麼的都是不可能的,因為趙匡胤的武功已經到了百毒不侵的程度,想要直接擊敗他也就更不可能了。
于是王繼恩就将目光盯在了趙光義的身上,開始暗中布置許多事情,在趙光義和趙匡胤之間制造恩怨,培養趙光義的野心等等,最終王繼恩成功了,讓趙光義策劃了這麼一大出刺殺趙匡胤的場面。
隻是沒想到四個絕頂高手還殺不死趙匡胤,最後王繼恩本人親自出手,暗中偷襲趙匡胤,才最終将其擊敗。原來趙光胤将當年得到的葵花寶典,交給了自己最信任的王繼恩修煉,他倒不指望王繼恩保護自己,隻是希望王繼恩能夠将葵花寶典在空中傳承下去,保護未來的天子啥的。
沒想到王繼恩将葵花寶典練到了極為高深的程度,這才有了能夠擊敗趙匡胤最後的關鍵力量。
等到趙匡胤被殺,趙光義第一時間帶着所有的殺手撤離,王繼恩則僞裝布置現場,将趙匡胤布置成暴病而亡的狀态,同時第一時間囚禁了皇後,讓皇後原本将天下交給趙德芳繼位的旨意改成了所謂的金匮之盟,讓趙光義搶先一步故宮,最終以弟弟的身份繼承了皇位,也就是宋太宗。
後來趙光義自然是想要殺了自家的三個師弟,還有慕容龍城的滅口的,沒想到最後關頭逍遙子來了。
此時這位陳傳老祖已經修到了極為高深的,趙光義也不知道究竟是何等地步的境界,在足足有數萬大軍保衛的皇宮之中如履平地,任何攻擊都無法傷到逍遙子分毫,最終逍遙子就這麼走到了曾經的臨時弟子面前。
雖然此時逍遙子确實有能力斬殺趙光義,但是他也清楚,此時殺了趙光義,大宋就會再一次四分五裂,天下也将重新進入永無休止的紛争之中,不知道下一個大一統皇朝究竟何時而來。
所以逍遙子這一次是來和趙光義談判的,他表示願意以自己陳傳老祖的道家領袖的身份來給趙光義背書,承認他是天命所歸之人,給他的繼位進一步清除輿論障礙。
而他則需要将慕容龍城和他的三個師弟師妹都給放出來,同時逍遙子保證,從今往後慕容龍城隻待在自家的姑蘇燕子屋裡面閉門不出,而他則帶着三個師弟師妹在華山上面隐居,終身不再現身江湖。
面對逍遙子提出來的條件,以及切切實實的性命安危,趙光義最終點頭答應了下來,至此這段江湖紛争就此結束,整個江湖和武林又重新歸于平靜,等待着下一次的江湖風起。
有一說一,這段劇情收尾的倒也還算漂亮,各種邏輯上的漏洞也算堵住了,最後還和天龍八部的開篇交相輝映,甚至就連各種時間點也能夠恰到好處的掐在一起,單純就武俠小說而言,倒也算是不錯的。
奈何這樣的劇情,卻徹底失去了劇情上的突然性和轉折點。
按照劉旭本來的大綱,後半段劇情隻有天下争霸,而在小說前期的趙光義,也完全是一個正面形象,幫助自家老哥穩定政局,押運糧草,創造财富等等,反正看不到任何趙光義想要造反的東西在,讓每一個看到這些劇情的讀者都認為趙光義是一個好人。
但是在小說的最深處,劉旭會借用一部分官員的提拔,一部分官員的調任,以及趙光義在日常生活中的各種細微等等,埋下伏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