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4章(第1頁)

  “趙光義這個人渣怎麼可能赢?”

  “趙光義不是反派嗎?”

  “不是,我不是沒看過最後主角死亡的小說,但那也是主角和反派同歸于盡的,為什麼會有這種反派大赢特赢的劇情了,垃圾作者真的是瘋了!”

  “不行了,我的心髒受不了了,我的香孩兒呀!”

  “人渣,畜生,混蛋,哪怕你是堂堂天尊,老子以後要是再看你的小說,老子就是個畜生!”

  “爺爺,《竊宋》終于完本了,雖然您死前千叮咛萬囑咐,一定要讓孩兒将《竊宋》燒給您,可是孩兒做不到呀,孩兒怕您死的從墳墓裡面爬出來呀!”

第1965章

讀者的情緒

  感受着這些稀奇古怪的情緒,劉旭總算明白為啥這樣的結局還能引來如此巨大的情緒爆發了,這說到底還是主角和配角的問題。

  雖說《竊宋》後半段的劇情趙光義明顯更多一些,但整本小說的主角毫無疑問的是趙匡胤這位開國皇帝,況且後半部分有一半的劇情講的是趙匡胤文成武略,一統江南,同時對北漢和契丹虎視眈眈,隻要再給趙匡胤10~20年左右的時間,保準能夠一統天下的故事。

  而且趙匡胤死的時候才49歲,再活個10~20年并不困難。

  最關鍵的是,之前劉旭寫的那麼多小說主角裡面,不管是強如大漢,還是弱如晉朝,又或者是短如大隋,那全部都是名副其實的大一統皇朝,幽州,涼州,并州,冀州,兖州,青州,徐州,豫州,揚州,荊州,益州,交州等等華夏的固有底盤全都一統下來的,甚至每一個繼任皇朝的領土都有擴大。

  所以但凡一路追小說看下來的讀者,對于劇情的猜測和認知都是身為主角的趙匡胤,一定會像之前的皇朝一樣的把占據了并州的北漢,以及占據了幽州,涼州,半個冀州的契丹都給擊敗,然後一統這些華夏固有領土的。

  雖說後半段主要講趙光義謀反,但趙光義毫無疑問是反派,趙匡胤毫無疑問是标準的正派,所以幾乎在所有讀者的猜測中,趙光義的模闆肯定是要失敗的,而趙匡胤一定是會徹底鎮壓趙光義反動集團的。

  雖說趙光義集結了整個江湖除了趙匡胤之外所有的頂尖高手,占據了巨大優勢,而趙匡胤卻蒙在鼓裡不為所知,但作為擁有主角模闆和天生氣運的趙匡胤,在經曆過重重艱險和反轉之後,是一定可以徹底來一波大逆轉,将趙光義和這麼多對手全部誅殺的。

  畢竟在99%的小說裡面,劇情都是這麼安排的嘛。

  你見過哪本爽文小說的主角最後是慘死在反派手裡面的,而反派還直接繼承了主角所有遺産,成為最後的勝利者的?

  哪本小說敢這麼寫,這本小說是别想要一丁點的讀者了。

  就算是有極少一部分最後死主角的小說,那到最後也是主角和大反派同歸于盡,用自己的生命為世界赢得正義啥的。

  結果趙光義這個大反派,真就将自己大英雄的哥哥趙匡胤給殺了,這你讓讀者怎麼可能接受?

  所以說劉旭自認為沒有什麼轉折的結局,其實在大部分讀者那裡,都是一個逆天的不能再逆天,沒有哪個讀者能夠事先猜測到結局的小說,哪有小說主角沒有一統天下就直接死了的?

  這怎麼可能嘛!

  至于劉旭為什麼會犯這樣的錯誤,那當然是因為他早就已經知道了故事的結局,心中默認趙光義是會成功的,本身就并不會覺得趙光義的陰謀成功有多麼的突兀。

  其次就是劉旭因為無法上網和去看讀者的評論,所以他和讀者之間的認知已經有所脫節,并不知道讀者那邊的想法如何。

  于是乎,劉旭就迎來了這一波堪稱劇烈的高潮波動,讓本以為已經失去了機會的劉旭,居然按照原定的計劃又爽賺了一波世界之力。

  更妙的是,和之前那些飽受批評的劇情和橋段不同,這一次在風暴過後,讀者們的好評度居然相當的高。因為有許多專業的評論家指出,垃圾作者這麼寫是早就埋好了伏筆,是為了前後呼應郭榮的劇情才這麼寫的。

  首先,郭榮的江山并不是他自己打來的,而是從後漢手裡搶來的。同樣,趙匡胤的江山也不是自己打來的,而是從後周手裡面搶來的。

  其次,郭榮當年也勵精圖治,将後周的江山打造的極為堅固,已經有了一統天下的氣勢,隻要再給郭榮10~20年的時間一定能夠再造華夏,然後郭榮就暴斃了。

  趙匡胤也是一樣的情況下,直接暴斃了。

  之前郭榮和趙匡胤互相約為兄弟,郭榮就相當于是趙匡胤的哥哥,結果趙匡胤造了自己哥哥的反。然後趙匡胤又被自己的弟弟造了反,奪走了江山。

  綜上所述,其實郭榮的命運和趙匡胤有着極為驚人的相似,幾乎都是按照一個故事模闆下來的,結果搶奪郭榮江山的趙匡胤,最終江山也被自己弟弟給奪走了,就連結局也一模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