臣立的那些功勞都有明确的記錄,你這麼問,難道是也想給臣定一個謊報軍功的罪名不成?
張俊郁悶的同時,劉禅也馬上意識到剛才的問話有點兒傻了,于是他馬上找補道:
”哈哈哈,朕和愛卿開個玩笑而已。
愛卿如此神勇,可願領兵出征?“
第16章
愛卿可敢立個軍令狀?
愛卿如此神勇,可願領軍出征?
劉禅這突然的一問,直接把張俊給幹沉默了。
他站出來的目的,乃是為了反駁嶽飛的作戰方案,打消皇帝想要與金國打仗的念頭而已。
還是那句話,他對金軍的實力實在是太了解了。
在他看來,宋軍就算能赢一次兩次,但長期來看的話,終究是要輸的。
既然如此,為什麼不幹脆老老實實的和談?
隻要雙方之間能夠止戈休戰,以大宋的歲入水平,卧薪嘗膽個幾十年,将來未必沒有複仇的機會。
如果現在一定要打的話,大宋早晚要亡國滅種。
正是因為這個原因,哪怕他曾與嶽飛并肩戰鬥過無數次。
哪怕雙方曾經在戰場上放心的将自己的後背交給過對方。
但他還是毫不猶豫的投入的秦桧的麾下,當了他的門下走狗。
并且陷害嶽飛的時候,他也沒有任何的手軟。
并非不知道嶽飛的才華,也并不是不可惜。
隻是在他看來,犧牲一個嶽飛,換來兩國的和平,是非常劃算的一筆買賣。
更何況,在他看來,嶽飛雖然有才,也并非不可替代。
嶽飛剛才提出的作戰方案,雖然可行性很高,但如果吹毛求疵的話,輕輕松松便能挑出來十條八條的毛病。
正是基于這點自信,收到秦桧的眼神示意之後,他毫不猶豫的就站了出來。
可是,現在是個什麼情況?
咱們不是要點評嶽飛的方案優劣嗎?
怎麼突然就變成要我帶兵出征了?
官家您的思維能不能不要這麼跳躍?
迷茫之中,他下意識的看向了主心骨秦桧。
見秦桧微不可察的點頭,他不由的露出了苦笑。
秦桧的意思很明顯,既然官家鐵了心要打,那就幹脆把兵權抓在自己人的手裡。
如果由他來領軍的話,他雖然沒有赢的把握,但保持一個輸卻不崩的狀态,他還是能做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