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第10頁)

他們的人數并不多,隻有五百人。

但他們每人配置三馬,而且全都裝備了重甲。

一千五百匹重裝戰馬就像一千五百座小山排着隊向自己而來,任誰看到這個場面都會下意識的緊張。

楊再興同樣也不例外!

然後,他懊惱的向後看了一眼。

如果他們的偵察再做的細一點,提前知道對方軍中有鐵浮屠的話,就應該由他去攔截前軍。

這些年來,他們嶽家軍與金軍交戰無數。

親眼見識過金軍強大的嶽家軍,幾乎每戰都要總結經驗,試圖找出對方的弱點并加以克制。

經過多年的實驗,也确實被他們找到了相應的方法。

比如剛才他所使用的戰術,就是他們專門研究出來針對對方的拐子馬的戰術之一。

至于對方的鐵浮屠,他們同樣找到了針對性的辦法。

除了使用拒馬、陷馬坑、長槍遲滞敵人的進攻鋒芒之外,他們還研發出了一種特制的武器。

長刀!

這個長刀并不是指刀身很長,而是一種類似鐮刀但雙面開刃,後方有卡扣的彎刀。

臨戰之時,将這種彎刀卡在一根三米多長的長杆之上。

當敵方鐵浮屠靠近之時,先用拒馬、陷馬坑甚至是長槍降低敵人的速度,然後再用這種長刀或戳或鈎,而且專門針對對方的馬腿。

畢竟鐵浮屠無論是馬還是人,都裝備了重甲。

一旦馬腿被這種長刀刮倒,倒下之後完全沒有自主起身的能力。

自然也就成了待宰的羔羊。

除了這種長刀之外,他們還有另一種武器,錘!

鐵浮屠全部身穿三層甲,戰場上想要破甲根本就不現實。

于是他們便反其倒行之,不求破甲,而是使用錘這種重型武器。

臨戰之時,用重錘打擊對方的盔甲,錘的重量再加上人的力量,足以将對方直接震死。

但錘這種武器對将士的體力要求太高,所以這類兵種人數并不太多。

而其中最耀眼的一個,就是嶽雲。

他雖然隻有二十歲,但天生神力,每次遇到對方的鐵浮屠,都會放棄平時使用的長槍,換上一對長九尺三寸,單重七十五斤的擂鼓甕金錘。

這一對擂鼓甕金錘在他手中簡直如同無物一般,每次戰場上一旦使開,便是碰之則傷,觸之即死。

可惜的是,嶽雲并不在這裡。

而他楊再興,雖然一杆楊家槍使得出神入化,箭術更是無雙,但卻對付不了對方的鐵浮屠。

進攻無勝算,撤退又根本不可能,隻要他敢撤,對方必然尾随追殺。